会员中心

【生态平川】“绿水青山 平川更美”——平川区绿化建设管护全年无间歇

来源:平川区人民政府 | 作者: | 日期:2022-01-14 08:46:50 | 阅读: 1564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平川区不断宣传和深化绿色主题,在全区上下形成优生态、惠民生、促发展、全民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深入实施国土绿化、生态修复绿化工程,植绿造绿、养绿护绿,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生态美丽平川。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近年来,平川区充分利用春、秋季植树造林的黄金时节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群众积极参与国土绿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义务植树成为全民参与,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自觉行动。加快推进实施“一山两院三线四河五园”绿化工程,以黄河沿岸、交通线沿线、城区绿化、废弃矿山等区域为重点进行生态治理绿化,目前已落实高速引线、南门及S308线绿化和城区24条道路补植补造,创建绿色矿山4个,新增造林2.5万亩、城区绿化13.9万平方米,绿化国土面积1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6.94%,黄家洼、白家滩等矿山环境恢复治理611万平方米。

志愿者蒙玉军说:“植树造林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作为一名党员,能为平川区绿化尽一份力我觉得特别荣幸。”“三分种树,七分养,十分保活才保险”。平川区按照“突出管护、精细管理、提升档次、确保效果”的原则,积极开展“护绿”行动,针对各品种特性制定详细管护方案,对各片区栽种的苗木进行浇水、修剪、除虫、防火等精细管护,确保苗木栽得下、活得了、长得好,努力提高造林成活率,巩固绿化成果。

    平川区大环境绿化中心副主任万康说:“造林绿化,重在管护。用我们林草行业的话说就是‘三分栽,七分管’,树木都是有生命的,夏季的灌溉、病虫害防治、除草,冬春季的防火等,一个环节做不到,都会导致树木死亡,前功尽弃,所以全区每个绿化片区,我们都安排有专门的管护队伍,这样才能保证绿化片区长期发挥生态效益。”

看着一棵棵树苗拔地而立,聚木成林。绿,日渐成为平川的“主色调”“流行色”。晨曦微露,或是晚霞映天,在沁川湖边、广场、河道上,散步休闲、跳广场舞的人群总是浸润在绿韵中。

市民张铭菊说:“这一两年咱们平川真的建得特别美,每天晚上吃完饭我们都过来转转,给边上放个小凳子,可以在湖边上坐一坐,我也爱拍视频,经常晒朋友圈,我们的平川这几年确实建得越来越好了,真不愧叫大美平川。”

在王家山镇齐家大岘绿化灌溉蓄水池建设现场,记者看到,6.5万方的蓄水池主体建设工程已经完工。作为国家储备林工程项目——王家山片区的灌溉系统储水站,王家山大环境绿化项目全面实施后,储水站将成为绿化灌溉用水的源头保障;在共和镇毛卜拉村红会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水泉镇玉碗泉村的黄河沿岸生态屏障建设项目等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在加紧施工,牵绳定位、掘土刨坑,为明年春季植树造林做好准备。

区大环境绿化中心副主任万康说:“根据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生态碳汇行动,我们计划营造生态碳汇林6万亩,时间紧任务重,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做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总库容52万方的调蓄水池8座,完成土地平整、挖坑、管网配套2万亩,争取在春季造林开始之前完成所有的准备工作。”

大力实施生态碳汇建设行动,坚持“生态美区”战略不懈怠。平川区结合自然禀赋和区位特点,把造林绿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城乡融合发展、生态保护修复、人居环境改善等统筹结合,通过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工程,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持续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碳汇能力。

平川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赵 雪    编辑:张莹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