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乡村振兴·三十六】平川区:菊芋架起“产业桥” 村企融合惠民生

来源:平川融媒 | 作者: | 日期:2022-11-08 13:57:42 | 阅读: 3199

平川区把产业发展作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引擎,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有力推动了菊芋价值链的提升,让菊粉成为我区的“明星产品”,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一年好景在丰收,时下正值菊芋收获的季节,在复兴乡的田间地头,到处是收获菊芋的忙碌景象。今年以来,复兴乡以“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流转闲置土地四千多亩,引进专业菊芋种植企业,集中种植菊芋,让撂荒地变为丰收田。

复兴乡李沟村党支部书记何广浩说:“今年我村种植菊芋1500亩,亩产3000余斤,每亩产值1800元左右,在积极完成秋收后,我们将利用墒情,对今年整治的撂荒地进行覆秋膜工作,为明年种植马铃薯、玉米、菊芋等做准备。我们将继续扩大菊芋种植面积,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复兴乡李沟村村民李海霞说:“家里农活都干完了,空闲时间在合作社收洋姜,一天能收入120元左右,一月能挣3600元左右。”

复兴乡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瞄准”见效快、效益高的产业发力,通过资源入股、要素分红、订单农业、基地务工等形式,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复兴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李元龙说:“今年我们按照‘大农业、大生态、大效益’循环农业的绿色发展思路,紧抓产业发展,打造复兴乡菊芋产业园,现已覆盖李沟、川口、西川、上汉、汉口、甘涝等6个村,入园农户330户,集中连片种植菊芋4200亩,增加农民收入76万元。我乡将整体规划全乡农业结构,实现农作物种植连片化、标准化、集约化,提高规模、提高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做优做好品牌打造,全力打通种植、深加工、销售产业链条,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推动全乡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在甘肃利尔康生物有限公司厂区,满载菊芋的运输车一辆接一辆。复兴乡今年种植的3150吨菊芋将全部运往这里,被加工成菊粉销往全国各地,实现特色农业与大健康的深度融合。

甘肃利尔康生物有限公司原料部负责人石富介说:“去年累计收购菊芋是2000 多吨,今年预计20000吨左右。我们目前有平川区、景泰县、山丹县、天祝县、通渭县等种植基地。我们把这些基地的农户 、产业园及合作社链接在产业链条上,带动农户2000户,农业总产值可达7000万,促进了当地农民就业,多渠道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积极发挥社会带动作用,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在甘肃利尔康生物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经过纯化浓缩、降膜蒸发浓缩、喷雾干燥等工序,生产出来的菊粉系列产品从这里走向了全国和国际市场。

甘肃利尔康生物有限公司原料部负责人石富介说:“我们会继续加大科技投入,让科技赋能菊芋产业,让产业链附加值更高,实现互利共赢,助力乡村振兴。”

平川区积极鼓励引导企业,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做大做强大健康产业。2022年,共计投入360万元,按照政府每亩补贴200元、企业补贴100元的政策,鼓励农户发展菊芋种植,种植面积由去年的7000亩增加到今年的1.8万亩,让小菊芋成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老百姓持续增收的支撑点;同时依托龙头企业,通过延长产业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举措,在辐射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鼓了群众的“钱袋子”,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