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3013912770D/2025-00009 生成日期: 2025-01-27
文       号: 关键字: 项目,建设,单位,赈,工
所属机构: 平川区政府办 发布机构:
白银市平川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平川区复兴乡复兴中学至李沟村道路提升改造2025年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信息来源:平川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1-27 09:16
浏览次数:

白银市平川区发展和改革局

关于《平川区复兴乡复兴中学至李沟村道路提升改造2025年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白银市平川区复兴乡人民政府:

你乡报来《关于申请批复<平川区复兴乡复兴中学至李沟村道路提升改造2025年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报告》及相关附件已收悉。经我单位组织专家和有关单位代表,对甘肃鑫信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评审,根据评审意见,编制单位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修改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符合《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通用大纲》(2023年版)、《甘肃省<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坚守“赈”的初心,充分发挥以工代赈政策功能的意见》(发改振兴)〔2021〕1852号)等相关文件规定深度要求。经研究,原则同意该可行性研究报告,现将有关事项批复如下: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平川区复兴乡复兴中学至李沟村道路提升改造2025年以工代赈示范项目

项目法人单位:白银市平川区复兴乡人民政府

项目代码:2308-620403-04-01-190739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白银市平川区复兴乡李沟村、汉口村

赈济模式:“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

二、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提升改造道路总长9010米,其中沥青罩面8150米,罩面宽度4米,罩面厚度6cm(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2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道路两侧各增加0.5米宽水泥混凝土路肩,道路总宽5米。原水泥路面破损及裂缝修补3000平方米。新建沥青路面860米,安装波形梁护栏2000米,浆砌石道路护坡120米。

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方案

本项目估算总投资为505.74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481.78万元,占总投资的95.26%;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3.96万元,占总投资的4.74%。

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481万元(全部用于工程建设),占项目总投资的95.1%,地方财政配套24.7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9%。预计带动当地群众101人就业,发放劳务报酬163.70万元,占申请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的34.03%。

四、建设工期

本工程建设工期为6个月。

五、项目招投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和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有关要求,以工代赈项目可以不进行招标。如进行招标时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6号)等相关政策文件执行。

六、其他需要明确的事项

接文后,按照项目管理程序和以工代赈相关要求,严格执行《甘肃省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文件要求,深刻把握“现有群众、后有项目”“工程是手段、赈济是目的”“项目建设是平台载体、就业增收是根本目标”的政策内涵,始终把解决群众就业增收问题作为以工代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加快初步设计方案编制,结合项目现场实际优化初步设计方案,在方案或概算中对应劳务报酬予以单列,具体内容包括务工岗位设置、吸纳用工人数及工资标准等;二是完成与本项目相关的审批手续;三是规范执行项目“四制”建设规定;四是项目业主单位要通过召开社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方式宣传以工代赈政策,再次对有意愿的务工群众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实名制台账。并留存会议照片和摸底调查台账备查。结合就业意愿和工程项目建设用工需求,充分利用项目施工场地、机械设备等,采取“培训+上岗”等方式,联合施工单位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五是项目业主单位与施工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应将吸纳返乡农民工、农村脱贫人口、易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和其他低收入群体等比例不得低于整个项目用工总量的三分之一、劳务报酬发放比例占中央资金的30%以上,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尽量提高项目资金中劳务报酬发放比例,将发放要求纳入合同约定条款。项目业主单位要督促施工单位与务工群众签订务工合同,合同内容应将务工人员信息、务工岗位、发放工资标准等列入合同相关条款;六是项目施工时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的尽量不用专业队伍;七是施工单位要每月核定务工群众劳务报酬,形成工资发放表,按程序报项目业主单位审定后,在相关村公示栏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不少于10天,公示无异议后经务工群众签字确认,通过银行卡发放至本人,并将劳务报酬发放台账、银行打款凭证等送区发展改革局备案。并做好项目绩效,留存公示文件、相关影像资料、项目农民工身份证复印件、务工台账、工资发放台账等及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各个环节资料,作为项目资料存档以备审查。监理单位要把以工代赈务工人员在施工现场的务工组织管理和劳务报酬发放等作为工程监理的重要内容;八是项目竣工后要建立项目永久性公示牌,明确项目名称、建设时间、资金来源、业主单位、施工单位、设立公益性岗位的工种及数量等信息;九是项目业主单位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等,围绕以工代赈建设任务、以工代赈用工环节、组织当地群众开展培训情况和成效、吸纳当地群众务工就业情况和成效(包括返乡农民工、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当地群众获取劳务报酬情况(包括当地群众劳务报酬占市级及以上财政资金比例、是否公示到位、形式是否规范、时间是否及时)等开展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项目竣工验收、审计决算的重要参考。项目验收后,必须及时办理移交手续,明确产权,建立资产台账,落实工程运行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制定管护制度,确保项目建设成果得到巩固,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十是项目建设中要严格按照批复的项目名称、内容、规模和工期进行建设,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建设资金,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地点、内容和规模,如确需调整,须按程序报批。

本批复文件自印发之日起有效期为两年,项目在批复文件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的,应在有效期届满 30日前向我局申请延期,末申请延期或延期申请未通过的,本批复文件自动失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