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3013912770D/2024-00003 生成日期: 2024-10-25
文       号: 关键字: 陶瓷,产业,发展,企业,技术
所属机构: 平川区政府办 发布机构:
白银市平川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对区政协九届二次会议 第106号提案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平川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10-25 15:28
浏览次数:

民盟平川一、二支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陶瓷建材产业提档升级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陶瓷建材产业是我区主导产业之一,在产业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区现有新乐雅、泰瑞、山川、鸿瑞等陶瓷建材企业42家,产品销售覆盖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区。

如何更好推进陶瓷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根据您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动陶瓷建材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推进产业提档升级。

一、着力推动陶瓷产业集群化、园区化发展

依托白银新乐雅陶瓷、白银泰瑞陶瓷、白银山川陶瓷发展基础,以大型化、集约化、品牌化为方向,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建筑陶瓷;

依托鸿瑞装配、诺尔达、德瑞博等重点企业,做精做强装配式建筑材料;

依托陇烨、盈耀、煜恒等企业在日用陶瓷发展上的优势,突破关键技术,延伸发展餐具、卫浴、工艺品,论证规划建设日用陶瓷物流园,发展日用陶瓷;

依托陶瓷小镇建设,加强陶瓷研发,促进产研结合,提高艺术陶瓷科技含量,推动艺术陶瓷产业提档升级,成立陶瓷文化旅游公司,建设陶瓷文化产业园,发展陶瓷文化旅游业,实现陶瓷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依托国泰陶瓷建材城辐射、集聚、交流功能,打造西部陶瓷物流集散基地。通过联合、重组、兼并等途径,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发展集团化、规模化经营,形成几个核心竞争力强的重点骨干企业。同时,面向市场,拓展资本运营,采取多种形式改善资本结构,提高资产营运效益,不断推动陶瓷产业向集群化园区化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土地的集约利用,产业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延链补链,大力发展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及其他关联产业,打造陶瓷产业集群。

二、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促进企业优化升级

大力推进德瑞博、诺尔达、陇烨、新乐雅、鸿瑞等企业的技术改造提升,促使这些企业做强做大,发展成为陶瓷建材龙头企业。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开发中高档产品,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加强功能性产品的研究,促进资源、原材料的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带动产业升级,实现产品系列化、品种多样化、市场多元化、效益最大化。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开展技术工艺创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利用陶研中心这一平台,加强研发、合作和交流,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开发一批共性基础技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把引脑借智作为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内容,鼓励企业在引进技术项目时,捆绑式引进人才,为实现技术成果产业化提供保障。依托甘肃省煤炭职工学校、雄立技校,开设陶瓷专业培训班,为企业培养一批技能型人才。

三、强化品牌意识,大力培育产品销售市场。

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在配套、器型、花面设计、包装等方面不断创新,创立有平川文化特色的陶瓷建材品牌,逐步培育一批名牌产品,打造一批品牌企业,提升平川陶瓷建材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加强市场调查,研究各地文化、风土人情、意趣爱好和消费时尚,随时把握市场信息。重视营销能力的培养,建立集销售、宣传、信息、服务于一体的营销网络,从产品质量、科技开发、广告宣传、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对平川陶瓷文化的推广,大力培育市场,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四、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招商引资。

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准备工作。进一步完善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尽快配套完善物流、信息和生活服务设施,降低产业发展成本。

以提升城市承载产业服务功能和集聚人气、商气为重点,优化城区大环境,加大绿化力度,加快城区路网建设,为客商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淄博、佛山、景德镇、宜兴等陶瓷发达地区企业的交流合作,强力推进会展招商、上门招商、以商招商和自主招商。严格落实各项产业优惠政策,强化项目跟踪服务,优化政务环境,争取更多的企业入驻平川,推动陶瓷建材产业快速发展。

在推进我区陶瓷建材产业发展上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认真研究考虑,汲取好的意见和建议融入到工作实际中。最后,向您表示衷心感谢,希望今后能继续一如既往地为我区陶瓷建材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望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白银市平川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9月28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