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20403013912770D/2024-00024 | 生成日期: | 2024-06-03 |
文 号: | 关键字: | 智能,制造,企业,评价,发展 | |
所属机构: | 平川区政府办 | 发布机构: |
《甘肃省智能制造体系建设评价管理实施细则》政策解读 | |
信息来源:平川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6-03 10:46
浏览次数:
|
|
|
|
2024年4月29日,省工信厅印发了《甘肃省智能制造体系建设评价管理实施细则》。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细则》,现就重点问题解读如下: 一、《细则》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重要论述,按照工信部《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和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有关要求,《中共甘肃省委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甘肃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23一2025年)》等,梯次建设培育我省智能制造体系,修订本《细则》。 2021年起,工信部已开展三批次智能制造示范试点评选工作,我省参照要求,结合省情实际,制定印发了《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认定办法》(有效期3年)。三年来,累计培育认定三批次智能工厂10家、数字化车间64个,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人211台,是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的4.9倍,产品合格率由93%提升至97%,关键环节数控化率超过60%。兰石集团、德福新材料、酒钢西沟矿等3户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名单,金川集团、天水海林、酒钢集团、中元玻璃等4户企业6个场景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极大调动了行业和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积极性。由于《甘肃省智能工厂 数字化车间认定管理办法》已过期,特修订本《细则》。 二、主要修订内容是什么? 一是调整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申报标准。参照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试点评选标准,将技术条件、研发水平、制造水平和管理能力作为评价的主要方向,取消了本地注册登记、固定资产投资和销售收入等限制条件。并且,适当放宽评价条件,有助于提升企业改造积极性。。 二是在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评价体系以外,增加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主要是我省企业以订单式生产为主,产品个性化定制比重高,生产线整体智能化提升难度大,设置智能制造优秀场景评价有助于企业减少投资压力,提升企业改造积极性,增加企业改造切入点,以点带面,补齐前段,建立“场景-车间-工厂”梯次培育体系,加快提升我省制造业智能化水平。 三是对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申报数量和企业奖补资金进行了规范。申报数量方面,原则上单个企业当年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申报数量不得超过2个,主要原因是吸引更多中小企业参与评价,进一步扩大奖补资金惠及面。奖励资金方面,增加智能制造优秀场景评价奖励(单个奖励30万元),设置了累计300万奖励上限,即单个企业可参评多个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但累计获得奖励资金不得超过300万元。 三、本次修订后的主要亮点是什么? 本次修订的主要亮点是增设了智能制造优秀场景评价。我省智能制造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智能制造试点项目少、智能制造自主研发能力不足,智能制造基础条件薄弱等问题。受投资压力大、成效周期长等客观因素,龙头企业单打独斗、智能制造场景缺乏、中小企业参与度低、大中小企业贯通不畅、企业不愿改不敢改不想改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省以“四强”行动为牵引,做深做细“五量”文章,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发力,为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环境,全省智能制造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智能制造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为加快我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加速突围提供了可能。本次修订办法,加入优秀场景认定,主要引导和鼓励更多在认定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还有差距的中小企业参与,从基础单元开始培育,“场景-车间-工厂”梯次完善和优化配置,增强企业智能改造信心。 四、贯彻落实《细则》的保障措施什么? 我厅即将发文,开展2024年度省级智能制造体系建设评价工作,作为《细则》修订后的第一次建设评价,我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政策保障。 一是加强政策宣贯。要求各市州认真研究《甘肃省智能制造体系建设评价管理实施细则》,积极向企业推送、解读政策,提高政策知晓度,确保有足量的企业参与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优秀场景评价工作。 二是做好政策保障。落实资金奖励措施,并优先向工信部及相关部委推荐申报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等,推荐申请省级先进制造业专项发展基金。鼓励各市(州)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对照本细则评价标准,推动企业对标达标、转型发展,以推动企业继续向更好的智能化方向发展。 三是做好监督管理。做好对已列入甘肃省智能制造体系名单的企业,省工信厅实行动态管理和监督检查,在评价完成3年后,参照本细则的评价程序和标准组织复核,对企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对不符合评价要求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做退出我省智能制造体系名单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