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20403013912770D/2023-00009 | 生成日期: | 2023-12-26 |
文 号: | 关键字: | 设施,建设,养殖,农业,项目 | |
所属机构: | 平川区政府办 | 发布机构: |
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 | ||||||||||||||||||||||||||||||||||||||||||||||||||||||||||||||||||
信息来源:农业农村部
发布时间:2023-12-26 15:50
浏览次数:
|
||||||||||||||||||||||||||||||||||||||||||||||||||||||||||||||||||
|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渔业、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海洋)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农垦总局: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有关部署,为加快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制定了《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自然资源部 2023年6月9日 (2023—2030年) 1.大中城市设施农业标准化园区建设项目。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自给率偏低的,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化的种养设施,重点在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全国大中城市郊区及周边区域,建设200个百亩以上的现代设施种植标准化园区,累计建设2万亩以上,统筹推动老旧设施改造、高端设施提升、产业链配套,带动大中城市蔬菜自给水平提升。其中,在36个大中城市各建设2〜4个园区,其他大中城市各建设1〜2个园区。 2.现代设施农业改造提升项目。在黄淮海和环渤海地区、长江流域和西北地区等设施种植传统优势产区,推动设施种植大县老旧设施整县改造提升,重点完成改造提升200万亩,其中日光温室改造100万亩、塑料棚改造100万亩,促进信息化和设施化融合,推动设施结构与环境控制设备向大型化、宜机化、智能化转型,示范带动各地加快设施改造升级。主要布局在设施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的山东、江苏等20个重点省,兼顾其他省份设施发展,选择设施种植大县开展项目建设。 (二)戈壁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建设工程 合理利用戈壁、盐碱地等非耕地发展设施农业,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实施西北戈壁、黄淮海和环渤海盐碱地现代设施农业开发项目,带动全国利用非耕地发展现代设施农业面积新增100万亩以上。 ——西北戈壁现代设施种植开发项目。推广甘肃等地戈壁设施农业建设经验做法,重点在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区,建设300个千亩以上戈壁设施农业园区。推动园区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等高效生产设施,搭建无土栽培基质标准化生产中心,推广营养液栽培和不同材料基质栽培的配套技术,提升园区水电路气、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 ——黄淮海和环渤海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开发项目。在黄淮海和环渤海的盐碱地分布区域,重点在天津、河北、辽宁、江苏、山东等省份,建设200个千亩以上盐碱地设施农业园区。推动园区建设节能日光温室,适度发展大跨度塑料大棚,建设园区工厂化种苗场与标准化基质厂,集成推广专用品种、基质无土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绿色防控生产技术,提升园区水电路气、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 1.早稻集中育秧中心建设项目。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双季稻生产大县,建设6000个左右早稻集中育秧中心,提高水稻集中育秧服务能力,带动扩大早稻种植面积,助力提产增效,主要布局在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10个双季稻生产省份。 2.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在蔬菜主产区建设300个年育苗能力5000万株的集约化育苗中心,新增750万亩蔬菜育苗量,有效解决小农户育苗难、成本高、质量差的问题,提升育苗质量与效益,主要布局在蔬菜播种面积千万亩以上的山东、河南等16个蔬菜大省和10个设施蔬菜重点省。 (四)高效节地设施畜牧建设工程 着眼稳定优化产能、提升养殖用地效率,重点实施工厂化集约化设施畜牧养殖场建设项目,发展工厂化集约化的节地高效型设施畜牧养殖,提升设施畜牧养殖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与劳动生产率。 ——工厂化集约化设施畜牧养殖场建设项目。优先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建设1110个工厂化集约化设施畜牧养殖场。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与生态环境条件,建设改造楼房养猪、奶牛和肉牛肉羊舍饲圈养、蛋鸡肉鸡叠层高效笼养等现代设施畜牧生产设施及配套技术装备,配备动物疫病监测诊断和防控设施设备,建设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 1.池塘和工厂化集约化设施渔业养殖场建设项目。按照单个池塘、集中连片2000亩以上,建设340个池塘设施渔业养殖场;按照单个养殖车间面积3万平方米的标准,支持内陆和沿海适宜地区建设152个工厂化集约化设施渔业养殖场。 2.低洼盐碱地设施渔业养殖场建设项目。按照单个池塘10〜30亩、集中连片500亩以上,建设60个盐碱地设施渔业养殖场,促进盐碱地有效治理利用。主要建设布局在东北生态养殖区、华北综合养殖区、西北增效养殖区、华东提质养殖区、西藏生态保育区以及沿黄高质量发展带。 3.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建设项目。以重力式网箱、桁架类网箱和养殖工船三类养殖设施为主,建设99个以上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场。黄渤海海域以重力式网箱和养殖工船为主,东海海域以桁架类网箱和养殖工船为主,南海海域以岛礁重力式网箱和桁架类网箱及养殖工船多元结合的形式为主。 4.沿海渔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在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东南沿海区建设中心渔港47个、一级渔港60个,在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等黄渤海区建设中心渔港13个、一级渔港20个。 (六)冷链物流和烘干设施建设工程 着眼补短板、减损失、提品质、增效益,加快实施粮食减损绿色烘干设施建设和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项目,规模化、网络化推进建设,带动全国新增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库容4400万吨以上、粮食产地烘干能力达到65%,有效提升农产品产地贮藏保鲜和商品化处理能力以及谷物烘干能力。 ——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项目。在重点镇和中心村布局建设6万个产地仓储保鲜设施,新增产地仓储保鲜库容约2100万吨。在产地重要流通节点布局建设500个具有仓储保鲜、初加工、冷链配送等能力的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提升产地商品化处理水平和集配能力。 ——粮食减损绿色烘干设施建设项目。聚焦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需要,优化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布局,补上粮食产地烘干设施装备短板,全面推进老旧烘干设施装备更新换代、智能化升级、清洁能源改造等。分区域分品种推广应用适宜粮食烘干设施,强化节能、高效、低碳烘干设施装备推广应用,推进粮食烘干绿色发展。 指标注释:1.设施农业总产值:统计口径包括设施种植、畜禽规模养殖和设施渔业养殖等三个领域产值之和,其中设施种植产值依据设施蔬菜产值占蔬菜产值比重估算,设施畜牧养殖产值依据畜牧产值与畜禽规模养殖率的乘积估算,设施渔业养殖产值由水产养殖产值与设施水产品产量占比乘积估算。2.设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统计计算口径指设施种植、畜牧和渔业三个领域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加权之和,其中三个领域加权的权重为设施种植、设施畜牧、设施渔业的产值分别占设施农业产值的比重,计算公式为:设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设施种植产值/设施农业产值)*种植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设施畜牧产值/设施农业产值)*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设施渔业产值/设施农业产值)*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3.畜牧养殖机械化率和水产养殖机械化率:畜牧养殖机械化率统计口径指畜牧养殖中使用机械收获饲草、饲草料加工、饲喂、清粪、环控、挤奶、剪毛、捡蛋比例的加权数;水产养殖机械化率统计口径指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筏式与吊笼及底播养殖中使用机械生产比例的加权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