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20403013912770D/2023-00002 | 生成日期: | 2023-11-20 |
文 号: | 关键字: | 农业,发展,产业,项目,企业 | |
所属机构: | 平川区政府办 | 发布机构: |
平川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区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33号建议答复的函 | |
信息来源:平川区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3-11-20 10:30
浏览次数:
|
|
|
|
民进平川一、二支部,民革平川一、二支部,九三学社平川一、二支社,民盟平川一、二支部,农工党平川一、二支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特色龙头产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区支持特色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的关心。您提出的建议,对于我区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农业企业也日益发展壮大。政府应当重点支持和培育本土特色龙头企业的产业化发展,因为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必经之路,而龙头企业则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最有活力、最具创新能力的经营主体,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今年来,平川区积极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目前,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4家(省级龙头企业10家,市级龙头企业13家,区级龙头企业61家);按照“五分类”、对标“五要素”,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170家,累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13家(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38个,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0个);家庭农场达到130家。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46个,注册涉农商标25个,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18个,培育“平川山羊肉”“平川西甜瓜”“平川苹果”“平川黑驴”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成丰”“丰嘉晟”“种北粮源”3家企业商标成功入选全省“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赛诺生物科技”、“乾泰”种业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精心包装推出“峤之良品”“屈吴源山泉”。依托“菊粉”品牌,打造“中国菊芋之乡”。 创建以利尔康菊粉、赛诺生物、种籽公司、润沣食葵、美龙饲料等为代表的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21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业加工业企业2家,建成玉米制种、菊芋、食葵等特色种植基地50个。先后实施了菊芋全产业链生产加工项目,建成年产3000吨菊粉和1000吨低聚果糖生产线一条,带动菊芋种植2万亩,建设菊芋种植基地7个,实现农业总产值1.68亿。黄峤镇农特产品加工产业园项目,建成藜麦、荞麦加工车间和矿泉水生产厂,年可加工利用甜荞麦400吨,苦荞麦100吨,藜麦50吨。食葵加工生产线项目,建城年产1万吨生产线一条,带动食葵种植20万亩。平川区黑毛驴小镇及阿胶产业园项目,建设驴产品生产线2条,建成后全区肉驴存栏达到2万头。通过财政资金支持和企业自筹的方式,共建成果蔬保鲜库24座,新增储藏能力25020吨。 二、下一步发展采取的对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农业产业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产业园区为支撑、以特色发展为目标,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健全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调优结构、提高品质、打造品牌,让平川更多农产品走向市场。 (一)突出园区建设,强力推动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园区不仅是农业要素聚集的展示区,也是产业发展的样板区,更是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抓好园区建设势在必行。按照“一核一带五园区”发展规划,实施西格拉滩土地整治、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等项目,建设全域土地综合开发示范、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示范、田园综合体示范、新型生态移民搬迁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园;依托甘肃利尔康生物有限公司菊芋加工项目,积极建设菊芋种植万亩的平川区现代种植农业产业园;依托甘肃经世济民医药有限责任公司黑毛驴良种繁育、黑毛驴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和甘肃美龙种公猪建设项目,建设万头生猪和万头黑毛驴养殖的平川区现代畜牧产业园。依托白银市平川区国家储备林建设工程,推动20万亩文冠果种植基地建设;申报创建国家文冠果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二)抓好品牌创建,促进农民增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品牌投入,参与各类农产品评奖、评优,提高产品知名度。对本地的特色优势农产品进行全面梳理,围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的要求,加大整合力度,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的组织程度,团结“农字号”,多打“组合拳”,把“平川苹果”“平川黑驴”“平川山羊肉”等地方特色品牌做大做强。进一步完善“以产品品牌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原料基地为依托、以农户参与为基础”的产业化机制,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标识化流通和质量可追溯的一体化经营模式,确保品牌质量。进一步扩大全区特产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助推我区农产品销售,促进农民增收。 (三)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坚持用工业化的思路和市场化的思维谋划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围绕菊芋、文冠果、马铃薯、玉米制种、生猪、黑毛驴等主导农畜产品的种养加销,通过重点抓招商,全力建项目,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全产业链经济,实现农业由产加销向销加产转变,由研究“田间地头”向“市场端头”转向,以市场引导生产,以流通带动生产,以合作组织生产,有效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切实解决“种强销弱、量大链短”的问题,把我区绿色食品产业做大做强。 (五)夯实生产基地,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扩大“平川西甜瓜”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影响力,以王家山镇、水泉镇、宝积镇、共和镇、种田乡为重点,合理调整茬口结构,着力发展西甜瓜产业规模1万亩以上;以种田乡、复兴乡、黄峤镇、王家山镇为重点,大力发展以藜麦、荞麦、扁豆为主的小杂粮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和马铃薯产业。建成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优质化种养殖基地25个,其中万头生猪基地1个、千头黑毛驴基地2个、千头肉牛基地3个、千只肉羊基地5个、万亩食葵基地1个、万亩菊芋基地1个、千亩蔬菜基地1个、千亩瓜果基地5个、千亩马铃薯基地5个、千亩中药材基地1个。 (六)积极争取支持,不断推动产业发展。产业项目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结合我区实际,多争取涉农项目,用好财政推进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一要坚持优先谋划、优先安排。把农业产业园建设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对符合国家与地方相关专项建设规划和资金安排指导意见的园区项目,坚持提前谋划、优先申报、重点安排,确保安排园区的农业项目资金总量和比重逐年提高。二要坚持突出重点、突破瓶颈。以提升园区产业现代化水平为主攻方向,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科技和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农业公共服务与社会化服务等为重点,集中力量,精心打造一批示范基地、示范项目,着力突破薄弱环节,切实解决瓶颈问题。三要坚持有效整合、有所创新。创新农业投入机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要求,做好上下项目、关联性行业项目的衔接安排,着力建立“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新机制,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责任人:雷锡锴 联系电话:13809301973 承办人:何 勇 联系电话:13034159555
白银市平川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10月2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