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20403013912770D/2018-172853 | 生成日期: | 2018-06-29 |
文 号: | 关键字: | 关于对区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31号提案答复的函 | |
所属机构: | 平川区政府办 | 发布机构: | 平川区政府办 |
关于对区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31号提案答复的函 | |
信息来源:人社局
发布时间:2018-06-29 15:39
浏览次数:
|
|
|
|
白银市平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对区政协八届二次会议 第31号提案答复的函
舒朝燕、马得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区往届毕业大学生创业服务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近年来创业工作 2015年,国家、省市先后出台了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全民创业行动。为促进我区大学生等创业人员创业就业,我们不断健全完善创业政策,积极培育创业主体,着力构建创业平台,提高创业服务水平,形成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 (一)全面部署强化督查 每年初,为了全面推进全民创业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双创”工作部署,我们将年度创业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乡镇、街道及成员单位,推进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同时,采取不定时间的方法,抽调工作人员,对全民创业成员单位落实工作任务和目标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对大众创业行动开展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总结,同时通报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确保了大众创业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加大创业宣传力度 全区各宣传舆论部门按照目标任务,周密安排,精心策划,竭力组织好大众创业宣传报道工作。区委宣传部结合“中国梦”凡人善举天天看微记录电影典型人物选树活动,在全区选树各类创业先进典型。区电视台在《平川新闻》节目推出《创业在路上》专栏,报道不断创新思路,优化服务的新举措。区人社局在全区范围内推荐评选基层就业与创业典型人物,通过市、区电视台宣传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群众创业就业。其他成员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广泛宣传创业优惠政策,提高大学生等创业人员对创业政策的知晓率。 (三)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全面落实市场主体登记制度改革步伐,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一律免收各类市场主体工商、税务登记注册费用和组织机构代码证费用。工商部门修订完善了登记注册窗口《首问首办责任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等24项窗口规章制度。改革登记审批程序,推出登记注册“一审一核制”和“审核合一制”,减少审批环节,进一步提高了登记办结时效。积极推行登记注册“三通”服务,即:“条件具备的畅通”,“非具备条件的变通”、“基本条件不具备的沟通”,努力营造出平川区“亲商、安商、养商”的良好发展氛围。 (四)加大税费减免力度 深入贯彻落实 “放管服”改革、《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和《国地税合作规范》,创新合作模式、拓展合作领域、降低征纳成本,切实方便纳税人办税。对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创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按照相关规定,依法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国、地税部门认真落实个体工商户起征点和小微企业增值税免税政策、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限额减征企业所得税等创新税收优惠政策。 (五)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全区各成员单位加大对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的扶持和服务力度,积极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布局集中、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的特色产业基地,努力为各类创业者搭建创业平台。我区已建成省级就业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市级就业创业孵化示范基地3个,区级就业创业孵化示范基地4个。工信部门建成30个村淘服务站,覆盖了我区7个乡镇,建成31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村级服务点覆盖全区50%行政村。科技部门积极培育“众创空间”5家。 (六)搭建创业交流平台 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广大青年主动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创业创新意识,勇当创业先锋,培育一批本土优秀创业创新人才,努力营造支持青年创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先后在白银上河省级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基地,成功举办“华尔街”杯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两届,为创业青年提供了展现自我和交流的平台。成功举办创业报告会一次,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为各类创业群体分享创业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加强大学生创业 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各项大众创业优惠政策,在全区大力营造尊重创业者、敬仰创业者、支持创业者的创业氛围,不断开创我区大众创业工作的新局面。将创业目标和创业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到各成员单位,并在创业成员单位间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全面确保我区大众创业工作协调推进。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对照目标任务,认真检查完成情况,新闻媒体继续开设“就业创业”等专栏,组织撰写、刊发系列评论,广泛开展访谈、讨论等互动式报道,动员激励往届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大众创业的伟大实践中来,对创业者遇到的困难问题做到及时疏通,并发挥各大媒体优势,提前策划,对优秀大学生创业事迹邀请媒体全方位报道,在全区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 二是大力培育创业体系。继续放宽创业领域,降低创业门槛,鼓励更多有创业热情、具备条件的大学生创办各类企业。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加工、仓储、保鲜等设施建设,领办农民合作社、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等农村新经济组织。 三是加快创业平台建设。大力培育和推进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园区)、创业街的建设,发挥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示范作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鼓励创业大学生入园、入基地创业就业。 四是加强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区人社局已成立创业服务大厅。今年,各乡镇、街道设立创业服务窗口,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跟踪服务等服务。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一个区级创业辅导中心,建成一支创业辅导师队伍,扩大创业服务功能。 五是扩大创业培训力度。继续深入开展创业培训,特别是大学生创业培训。利用大学生毕业报到宣传创业培训,做好报名统计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六是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把创业培训和创业担保贷款有机的联动起来,参加创业培训的大学生可申请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促是金融单位创新大学生创业贷款工作经验,力争在经营机制及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诚挚地欢迎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帮助和批评。
责任人:高宏澜 联系电话:0943-6622961 承办人:王卫国 联系电话:0943-59357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