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3013912770D/2024-00020 生成日期: 2024-09-04
文       号: 关键字: 退休,基本,职工,规定,工作
所属机构: 平川区政府办 发布机构:
退休一件事知识点
信息来源:平川区人社局
发布时间:2024-09-04 16:41
浏览次数:

1. 什么是“退休一件事”?

答:“退休一件事”是指企业参保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符合提前退休条件时,仅需一次申报,即可联动办理包括基本养老金申领、医疗保险退休待遇核定、住房公积金提取等在内的多个退休相关事项。

2、企业职工正常退休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

答: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的条件:一是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二是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

正常退休条件:凡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生产操作岗位)年满50周岁,女干部(管理技术岗位)年满55周岁。

3、灵活就业人员正常退休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

答: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依法解除劳动关系后以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身份接续养老保险关系人员: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对原在国有企业工作且在2002年8月6日之前依法解除劳动关系,在生产操作岗位工作的女职工年满50周岁;在2002年8月6日之后与新的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又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再次以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身份接续养老保险关系人员,退休年龄按55周岁执行。

4、女工人弹性退休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

答:女工人退休年龄可以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具体按甘政办发【2006】87号执行);企业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后,女职工的退休年龄按其退休时所在的工作岗位确定(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年龄按其解除劳动关系前从事的岗位性质确定)。由管理技术岗位调整到生产操作岗位上的女职工,在生产操作岗位实际工作满3年以上,可以按女工人的退休条件办理退休手续。

5、城镇企业职工正常退休年龄如何确认?

答:甘政办发〔2006〕87号文件第二十一条规定:退休年龄的确认实行居民身份证与本人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日期为准。档案中填写的出生日期视为公历时间,不再进行农历和公历的转换。

对档案中出生时间有涂改等情况的,按省人社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审核工作的通知》(甘人社通〔2016〕392号)等相关规定执行。

6、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如何计算?

答: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甘肃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按甘政办发[2006]87号文件执行。凡建立个人账户后(1996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月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建立个人账户前参加工作的,月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调节金组成。计算办法体现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7、城镇企业职工参加工作时间是如何认定的?

答:正常情况下职工参加工作时间是以职工的招工表、转正定级表、录取通知和分配通知等资料中的记载来确定。如有临时工、下乡、入伍、民办教师、乡村医生等经历的工龄被认可时,将以临时工、下乡、入伍、民办教师、乡村医生的批准时间作为参加工作时间。

8、城镇企业职工退休时待遇领取地如何确定?

答:城镇企业职工退休时待遇领取地的确定: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按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缴费年限,除另有特殊规定外,均包括视同缴费年限。一地(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的累计缴费年限包括在本地的实际缴费年限和计算在本地的视同缴费年限。其中,曾经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工作的视同缴费年限,计算为当时工作地的视同缴费年限;在多地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分别计算为各地的视同缴费年限。

9、临时工工龄如何计算?

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劳动合同制职工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劳社厅函[2002]323号)和甘肃省社会劳动保险局《关于临时工招收为劳动合同制工人以后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甘社险[1988]48号)规定,临时工在本单位工作期间被本单位录用为长期工后,其本人最后一次在本单位从事临时工的时间,可以与被录用为长期工以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对档案材料记载明确的按该政策予以核定;对档案材料记载不明确,但实际从事了临时工工作的,根据省人社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审核工作的通知》(甘人社通〔2016〕392号)明确,须提供本人从事临时工期间的工资表等原始有效材料进行确认。

10、下乡知青工龄如何计算?

答:劳动人事部《关于解决原下乡知青插队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劳人培[1985]23号)、甘肃省劳动局、甘肃省人事局转发劳动人事部《关于解决原下乡知青插队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甘劳薪[1985]90号)和甘肃省劳动局、人事局《对执行甘劳薪[1985]90号文件中一些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甘劳薪[1986]115号)规定,凡在“文革”期间由国家统一组织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在他们到城镇参加工作后,其在农村参加劳动的时间,可以与参加工作后的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他们参加工作的时间,从下乡插队之日算起。返城后等待分配工作的时间,不计算工龄。

省人社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审核工作的通知》(甘人社通〔2016〕392号)明确,在执行甘劳薪〔1986〕115号第三条时,随同父母到农村安家落户并参加劳动的人员,其在农村劳动的时间计算为工龄的前提条件是本人随同父母到农村时是城镇初高中在校学生。

11、退伍军人工龄如何计算?

答:劳动人事部保险福利司《关于退伍军人军龄计算规定》(劳人险[82]16号)明确,退伍后新分配参加工作的,其军龄和待分配时间应计算为连续工龄。退伍军人回到原征集地后,待分配时间从报到之日起原则上不超过一年。参军时系农业户口的退伍军人复员后,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退伍后至参加工作前从事农业生产期间不计算工龄。

12、民办教师工龄如何计算?

答:劳动人事部保险福利局《关于民办教师工龄计算问题的意见》(劳人险函[1982]11号)明确,民办教师经组织批准被录取(或保送、推荐)到各级师范学校学习,毕业(结业)后在各类学校继续从事教育工作的,其入学前最后一次经组织批准任民办教师的时间(包括经正当手续调动,在两个以上学校连续任教的时间),可与毕业后任教的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13、乡村医生工龄如何计算?

答:劳动人事部、卫生部《关于乡村医生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劳人险[1986]5号)明确,乡村医生(原赤脚医生)被招收、顶替、录用为国家正式职工或进入各级医药院校学习毕业(结业)后,成为国家正式职工,并继续从事卫生工作的,其成为国家正式职工前最后一次经组织批准任乡村医生的工作时间(原赤脚医生的工作时间)可以与成为国家正式职工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在两个以上单位连续担任乡村医生(原赤脚医生)的时间,凡经正当手续调动的,应当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14、城镇企业职工正常退休基本养老金领取资格认定按什么程序办理?

答:办理程序暂时按以下7个方面:

(一)根据国家“放管服”改革要求,依据甘社保发(2020)13号,简化优化办理程序。

(二)单位对符合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档案进行初审、整理和扫描。

(三)对拟退休职工基本情况在单位公众场合进行至少十天的公示。

(四)单位对经过初审和公示没有问题的拟退休职工报社保经办机构对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指数和个人账户储存额进行认定。

(五)单位认真填写职工正常退休基本养老金领取资格认定相关表格并呈报社保经办机构进行认定。

(六)社保经办机构审核单位提供的拟退休职相关材料,对符合基本养老金领取资格者,办理认定手续。

(七)认定结束后,将提供的关键资料和认定相关表格进行扫描,建立电子档案,相应纸质资料留存归档。

15、退休人员更改基本信息变更基本养老金的如何处理?

答:省人社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审核工作的通知》(甘人社通〔2016〕392号)明确,办理退休手续后,用人单位、授权经办单位或退休人员要求更改基本信息的,由用人单位或授权经办单位向退休审核或退休资格认定机关提供相关原始材料,经退休审核或退休资格认定机关复核确认属实,基本养老金变更的,从复核确认次月起执行。退休人员到公安机关变更出生日期,因出生日期涉及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仍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退休时认定的出生时间为准。

16、缴费年限不足十五年的个人如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答:《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实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13号)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十五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十五年。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条规定延长缴费)的,可以申请转入户籍所在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条规定延长缴费),且未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可以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申请后,应当书面告知其转入城乡养老保险的权利以及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后果,经本人书面确认后,终止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17、职工基本养老金如何调整?

答:《社会保险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社保经办机构依据人社部及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调整基本养老金文件,按时调整、发放到位。

18、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如何计发?

答:《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按照《关于调整全省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因病、非因工死亡一次性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抚恤费的通知》(甘人社通〔2014〕248号)规定,我省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因病、非因工死亡一次性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抚恤费的发放标准为7352元和3676元,资金来源按原渠道列支,自2014年7月1日起实施。《社会保险法》配套文件出台后,丧葬补助费、抚恤费按新的规定和标准执行。

19、个人骗取社保待遇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答:《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解释: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20、退休人员死亡后,其亲属瞒报、谎报死亡信息,骗取、冒领养老金的行为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退休人员死亡后,其亲属瞒报、谎报死亡信息,骗取、冒领养老金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九十四条规定,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解释: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