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3013912770D/2024-00003 生成日期: 2024-03-27
文       号: 关键字: 鼠疫,监测,防,工作,提高
所属机构: 平川区政府办 发布机构:
白银市平川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平川区2024年鼠疫防控工作安排的通知
信息来源:平川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3-27 15:11
浏览次数:

区属各医疗卫生单位:

根据省市和甘宁两省(区)三市五县(区)第四十八届鼠疫联防会议精神,鼠疫防控工作应坚持政府负责、分级管理,社会参与、综合防控,预防为主、有效处置的原则,进一步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甘肃省鼠疫预防和控制条例》和《平川区鼠疫控制应急预案》精神。扎实工作,科学监测,全面系统地做好人间鼠疫和动物间鼠疫监测工作,同时要认真落实各项综合防控措施,严防人间鼠疫发生。现将平川区鼠疫防控工作安排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压实防控责任

鼠疫会对人类健康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它既是当今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当前重点防治和加强管理的传染病。各单位要充分认识鼠疫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可防性,要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底线思维,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压实防控责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从经济、物资、设备、人力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与保证,解决鼠防人员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加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做好监测预报。建立首诊医师责任制,人间鼠疫发现的最关键环节是临床医师,各级医疗单位务必要提高警惕,加强临床医师相关知识的培训,对发现的可疑鼠疫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控制”,并及时向上级疾控机构报告疫情信息,严防疫情蔓延扩散,防患于未然。

二、明确监测任务,掌握疫情动态

区疾控中心鼠防专业人员按监测方案要求,4月初开始进点开展工作,至9月底结束。鼠疫监测工作要严格按照鼠疫监测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突出监测重点,保质保量完成监测任务。

我区鼠疫疫源地涉及种田、复兴两乡和黄峤镇的部分村,监测面积分别为:种田乡171.3km2,复兴乡106.1 km2,黄峤镇的峤山、焦口、神木头三个村120.5 km2。为进一步做好鼠疫监测工作,今年在疫源地内设一个固定监测点和两个流动监测点,即设种田乡为固定监测点、复兴乡李沟村和黄峤镇峤山村为流动监测点,在这些地区同时开展鼠疫监测工作。

监测工作要认真按照国家及甘宁两省联防区《鼠疫监测方案》中的项目内容,系统进行监测检验,完成《方案》中的各项指标任务,特别要注意疫点和疫区交界地带的疫情态势,并在整个疫源地内搜检自毙动物及媒介昆虫进行检验。严格遵守各项生物安全规章制度,提高生物安全水平,确保工作人员安全。一旦发现疫情,要及时上报、及时按规定进行处理。

三、加大宣传力度,开展业务培训

开展健康宣传,提高民众自我防护能力,是严防人间鼠疫发生的重要措施。因此,要充分利用五月份宣传月,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认真开展鼠防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特别要把 “三报”“三不”内容通过广播、电视、传单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等形式送到千家万户。在中小学由专业人员讲授一堂鼠防知识课,通过学生、家长、社会这条宣传链,增强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区疾控中心要对全区医务人员进行一次以鼠疫诊断、治疗、疫情报告、现场处置及感染控制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工作,使医务人员树立对鼠疫的防范意识、提高对鼠疫的诊治能力,严防误诊、误治。做到全民动员,群防群控,奠定坚实的鼠防基础。

四、提高应急能力,强化物资储备

根据《国家鼠疫应急预案》,结合我区实际,进一步完善《平川区鼠疫控制应急预案》,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鼠疫应急队伍。由区疾控中心牵头组织,各成员单位通力配合,认真开展一次鼠疫应急现场模拟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水平和能力。做好应急物资和应急装备的储备,及时检查更换机动箱、过期药品和器械,做到有备无患,常抓不懈,最大限度地降低鼠疫的危害。

五、加强信息登记,提高报告质量

建立健全鼠疫防治登记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及时进行各种监测信息登记、数据核实和各种数据上报工作。严格按照鼠疫监测报告要求的内容、程序和时限,及时报告人间及动物间疫情的监测情况。加强信息分析与利用,建立完整的疫情监测资料档案,充分发挥鼠防防控的前哨监测作用。

全区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按照文件要求,齐心协力,认真扎实地做好我区鼠疫防控工作。

                                                                                                                               白银市平川区卫生健康局

                                                                                                                              2024年3月11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