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3013912770D/2025-00021 生成日期: 2025-02-10
文       号: 关键字: 服务,健康,管理,公共卫生,基层
所属机构: 平川区政府办 发布机构:
白银市平川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好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
信息来源:平川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2-10 17:06
浏览次数:

根据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甘卫基层发〔2024〕35号)要求,现就做好我区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全面加强项目资金保障

(一)明确项目资金增加经费及用途。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为94 元,新增经费和2020-2023年累计增加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经费,继续用于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提质增效,着重扩大老年人,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等受益人群覆盖面;持续做深做实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分类分级健康服务;落实“体重管理年”,加强城乡居民体重管理健康教育和重点人群体重管理;强化孕产妇和0-6岁儿童健康服务,落实儿童眼保健、发育评估和科学育儿指导;依据严重精神障碍服务管理有关规范,加强与上级专业服务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沟通联系,做实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及规范随访服务;统筹疫情防控和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工作,加强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加快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向本人开放和务实应用;落实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做好优化生育政策相关服务内容等。

(二)强化项目绩效目标和资金管理和使用。一是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项目绩效目标,逐级细化分解,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实做细,高效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绩效目标导向。二是实施基本公共生服务经费预决算制,结合实际制定预算方案,确保人均补助标准及时、足额落实到位,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期保质开展。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落实补助资金,实行扣减奖补。乡镇卫生院要落实村医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60%的任务量,按月进行绩效考核,发放补助资金,

二、丰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涵

(一)推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加强呼吸道疾病防治,依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规范(试行)》(附件1)明确慢阻肺病患者健康服务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绩效目标和质量控制要求,认真组织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以下简称慢阻肺病患者健康服务)。将其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定期随访制度。要切实发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的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作用,做好相关的服务质控及指导规范用药等工作,积极发挥中医药在慢阻肺病患者健康服务中的作用推动落实基层首诊,做好双向转诊,并落实好后续追踪随访。基层医务人员需要登录继续医学教育网,学习慢阻肺病患者健康服务相关内容,提升服务能力。

(二)提升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实效。一是基层各医疗机构要建立辖区65 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底数台账并动态更新,认真做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确保完成市上下达的工作任务,健康体检率提升至85%以上(基数为统计局公布2022年底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数)。二是要对老年人健康体检中对发现异常的,及时开展个性化健康指导或协助做好转诊等工作。三是在现有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项目的基础上,鼓励各基层各机构因地制宜,结合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及老年人健康需求等实际,通过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健康积分”兑换等方式,不断丰富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四是全面开展老年人认知功能初筛服务,关注辖区高龄失能老年群体,做实健康服务内容。

三、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效

(一)提高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质量。一是充分发挥医共体、家庭医生签约等专家团队优势,全面落实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三级质控制度,加强对慢性病患者随访、用药、健康指导等服务内容的审核把关,确保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真实有效。二是全面落实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分级分类健康服务,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和《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等开展工作,强化防治结合、医防融合、中西医结合,要创新手段积极推进开展多病共管服务,提高健康管理协同服务、融合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三是积极组织基层医务人员通过基层卫生管理平台、“云鹊医”等培训平台,持续强化《国家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和《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的培训,大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慢病管理能力。

(二)加强城乡居民体重管理科学引导。落实“体重管理年”工作要求,积极倡导吃动平衡、“三减三健”等健康理念,指导公众正确认识健康体重、科学动态管理体重,提高城乡社区居民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等自我健康管理意识。要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加强对孕产妇、0-6岁儿童、65岁及以上老年人以及高血压2型糖尿病、慢阻肺病等慢性病患者中的超重、肥胖人群提供个性化咨询,开展体重管理综合干预指导,提高体重精准管理水平。鼓励各单位开展居民自我健康管理积分兑换,居民可利用“健康积分”兑换相应健康服务项目,增强居民的依从性和获得感。

(三)提升电子健康档案利用效能。2024年,以县(区、 市)为单位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向本人开放占比不低于45%。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多种渠道动态更新、完善档案内容,并通过语音外呼、定期回访、鼓励居民自查自纠等多种渠道开展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核查、校对,确保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信息、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与本人实际情况相符。区卫健局持续对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核查甄别,按季度下发通报,并将整改落实情况纳入本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要借助疫苗接种、老年人健康体检、中医药保健、家庭医生入户随访等服务契机,广泛宣传引导群众下载熟悉“健康甘肃”APP和“健康新甘肃”微信小程序中个人健康档案信息查询功能,促使居民及时掌握个人医疗服务信息,提高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调阅率。

(四)充分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用。结合实际,科学测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明确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中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和相应的经费额度,支持家庭医生(团队)开展签约服务,并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在开展绩效评价后及时拨付相应经费。要持续深化“六个拓展”内涵,进一步优化签约服务方式,丰富签约服务内容,按照《白银市健全基层医防融合体系的实施意见》要求,做好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孕产妇、0-6岁儿童、严重精神病 障碍、慢阻肺、确诊结核、确诊心脏病、确诊脑卒中、确诊癫痫、确诊恶性肿瘤等12类人群,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等重点人群,以及乡村振兴监测对象的签约工作,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要持续加强基层首诊政策宣传,为签约患者提供寻医问药、预约诊疗、双向转诊等服务,切实推动基层首诊制度落实。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行动不便失能失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需求人群,提供上门治疗、随访管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健康指导及家庭病床等服务。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保障。全面落实“行政部门牵头抓、专业机构包项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精准抓”的项目管理机制, 强化考核评价,逐级靠实项目监管主体责任。要严格开展绩效评价,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管理和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等作为评价重点内容,加强对健康结果、项目效果的评价,全面客观反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效;同时要将对村医补助资金拨付情况纳入绩效评价重点内容,盯紧抓牢,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二)强化宣传倡导。通过广播、电视、宣传片以及各种新媒体等多种途径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持续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影响力和实施效果。要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作用,推进“网格化”服务“多格合一”,协同做好对基本公共卫生重点服务人群的组织、动员、健康宣教等服务。要广泛开展基层健康教育宣讲进社区、企业、农村活动,提升群众公共卫生知晓率。要聚焦创新工作举措、难点问题突破、提高群众获得感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经验总结和宣传报道。

(三)强化培训指导。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切实发挥业务培训、督导职能作用,强化培训成效,切实解决基层医务人员服务技能欠缺、群众信任度低的问题。同时,要对基层医疗机构项目执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追踪管理,强化质控和服务实效,提升项目执行规范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