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3013912770D/2023-172854 生成日期: 2023-02-09
文       号: 关键字:
所属机构: 平川区政府办 发布机构: 平川区政府办
《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信息来源:卫健局
发布时间:2023-02-09 11:34
浏览次数:

 日前,甘肃省卫生健康委、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现就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实施意见》出台背景和重大意义是什么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关于人才建设的精神实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推动全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重点解决我省中医药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够优化、质量不高等问题,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优化人才结构布局,遵循中医药人才培养成长规律,推动高层次和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能力,培养一批能够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中医药人才。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发展环境,为全省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实施意见》是如何研究制定的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多方组织相关专家研究讨论,指定专人负责在文件起草不同阶段多次征求教育、人社等部门意见建议,推进《实施意见》制定工作。一是深入学习中央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领会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以及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把握文件起草的方向和定位。二是强化沟通协调。《实施意见》制定过程中,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密切沟通,就相关政策措施深入研究,并形成一致意见,确保政策措施科学可行。

三、我省中医药人才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实施意见》明确了我省新时代中医药人才“三步走”工作的主要目标。2025年,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规模稳步增长,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全省每千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7人,实现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医医师配置不低于本机构医师总数的60%,全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馆,中医类别医师不少于同类机构医师总数的25%。2030年,中医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数量明显增加,中医药多学科创新团队形成规模,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更加稳固。我省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数量突破10名,甘肃省名中医达到400名,建成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035年,中医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人才梯队更加合理,用人机制更加灵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形成一定规模,中医药领域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不断涌现,人才对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突出。

四、如何构建完善我省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实施意见》紧紧围绕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新时代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需求,我省重点构建完善四个方面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一是深化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到2025年,力争建设3门左右国家级和20门左右省级中医药一流本科课程。引导甘肃中医药大学等高校试点探索中医学九年制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增加中医(全科医学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到2025年招生规模达到400人/年。二是积极推进中医药毕业后教育。全省中医住院医师培训基地每年招收中医类别住院医师不少于200人,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每年完成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不少于100人。三是规范实施中医药继续教育。每年审批组织150项左右的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和不少于30项的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四是开展多层次中医药师承教育。到2025年,全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出师人员达到1万人,5年内建设70个左右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五、如何营造我省中医药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是拓宽中医医疗服务岗位。医疗机构按照设置基本要求,配齐配强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到2025年,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医医师配置不低于本机构医师总数的60%。综合医院临床科室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中医医师,允许中医医师在临床科室按照注册执业范围开展与其执业范围相符的诊疗活动。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建设和发展中医临床科室,按规定配备中医药人员二是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落实省委组织部、省委编办、省人社厅、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全省卫生健康人才引进工作的通知》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等学科列入急需紧缺专业目录,不限定院校范围,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或主管部门根据岗位空缺情况和实际用人需求,自主发布长期招聘公告。三是畅通中医药人才岗位晋升通道。从事中医儿科专业年限达10年以上并在任现职期间获年度考核1次以上优秀晋升副主任医师和15年以上并在任现职期间获年度考核3次以上优秀晋升主任医师的,可作为一条量化业绩条件。对工作20年以上考试通过后聘任中级、30年以上评聘高级的艰苦边远地区乡村中医药人才,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办理单列岗位聘用手续,激发基层中医药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深入推进公立中医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改革。在绩效分配中鼓励使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充分体现中医药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特殊技能人才,可探索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的内部分配自主权。

六、如何强化组织实施

《实施意见》围绕保障相关政策措施能够落地落实,对组织实施提出相关措施。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形成党委抓总,组织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中医药人才工作新格局。发挥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共同研究解决中医药人才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二是要完善保障机制。建立持续稳定的中医药人才发展多元投入机制,加强人才发展经费支持力度。支持开展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基层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三是要努力营造良好环境氛围。加强中医药科普知识和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尚中医药人才氛围。选树中医药行业优秀人才模范和工作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中医药人才职业荣誉感,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发展环境。

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doc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