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3013912770D/2024-00005 生成日期: 2024-06-04
文       号: 关键字: 文化,服务,活动,街道,图书馆
所属机构: 平川区政府办 发布机构:
2024年白银市平川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要点
信息来源:平川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6-04 15:27
浏览次数:

根据《2024年白银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要点》及2024年白银市平川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工作部署,围绕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提高我区公共文化服务群众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结合平川区公共文化工作实际,制定本要点。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按照省、市公共文化工作总体要求,聚焦“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活动为牵引,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全区公共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核心指标

一个中心: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

一个目标:紧盯国家公共文化领域六项监测指标,提升我区在全市、全省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中的位次。

一个重点:完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确保全区所有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到三级站以上标准。

重点指标:全区新增城市书房1个,文化驿站1至2个,与社会合作共建各类阅读空间3个、新型文化空间5个。推动与社会力量合建力度,新增区级文化馆、图书馆分馆、服务点各10个。新建乡镇(街道)分馆和村(社区)数字服务点50个。

三、重点任务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全区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机构发挥宣传阵地作用,积极举办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宣讲、专题讲座、辅导培训等主题活动。

(二)推动公共文化政策有效落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甘肃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甘肃省公共图书馆条例》《甘肃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水平。加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治理,持之以恒推动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创新发展,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对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管理办法》,补强区两馆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完善区、乡、村“三级一体”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一是抓好研学旅行工作。坚持以创新各级公共文化场馆研学旅行活动为抓手、以五大文化彰显“平川记忆”为主线、以农文旅产融合发展为方向、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目标,持续推动全区以研学旅行活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工作,全力开拓平川公共文化服务研学旅行新天地。二是积极推进“文旅+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每个乡镇(街道)、馆(中心)、股室至少凝练1个在全区乃至全省可以起示范带动作用的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亮点。每个乡镇(街道)及馆(中心)县区争取在省级以上媒体发布宣传报道 1篇。

(四)深化公共文化领域改革。一是按照文旅部“公共文化新空间”行动计划,持续加强“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2024年,全区新增城市书房1个,文化驿站 1至2个,与社会合作共建各类阅读空间3个、新型文化空间5个。推动与社会力量合建力度,新增区级文化馆、图书馆分馆、服务点各10个。二是开展全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把评估定级结果与基层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考核、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评比、奖励挂钩,确保顺利完成全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至少遴选一个向省级推送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典型案例。

(五)抓好公共文化重点项目建设。2024年,省财政下达我区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140 万元;下达“三馆一站”免费开放资金77.9万元,各乡镇街道及各馆要对照《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认真凝练重点项目,科学制定绩效目标,推进项目落实落地,加强财政支出规范化管理和绩效目标管理,切实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平方米)较 2023 年增加 10%以上。

(六)加强数字文化建设。持续推进区文化馆、图书馆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深化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改革,充分运用“陇上飞阅”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全区新建乡镇(街道)分馆和村(社区)数字服务点 50个,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创新实施数字文化惠民项目,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微视频”“抖音”“快手”等新媒介,举办基层群众文艺骨干团体(队)培训、基层优秀群众文艺团体(队)和文化带头人才艺展播展示等活动,丰富群众公共数字文化产品。

(七)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深入开展2024年“书香陇原”主题阅读和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发挥公共图书馆在阅读设施、资源、活动和服务保障方面的优势,坚持以4.23“世界读书日”“书香陇原·阅读周”“书香陇原·阅读月”“陇韵书香节”等活动为契机,以各类阅读阵地为依托,深入开展图书推介会、阅读分享会、座谈会等,推动主题阅读活动有特色、接地气、入人心。采取引导社会力量捐赠、政府购买等方式,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册)较2023年增加15%以上,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读者数较 2023年增加20%以上。

(八)促进全民艺术普及。建立以县级为单位的群众文艺团队、文化骨干信息库,健全群众文化活动长效机制,培育打造一批在当地城乡群众中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文艺团队,每万人民群众业余文艺团队数量较 2023 年增加10%以上。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 周年为主题,举办“歌唱祖国”主题群众歌咏活动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活动、“陇原儿女心向党·龙腾鼓舞贺新春”百日千场文化活动。组织实施好“大地欢歌”全市乡村文化建设年活动、“戏曲进乡村”“文化进万家”“四季村晚”及广场舞展演等文化惠民工程。

(九)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融合发展。探索推进公共文化机构和旅游服务中心功能融合,公共文化机构为当地旅游发展提供文化资源,增加旅游宣传功能,在符合条件的景区(点)设置文化馆图书馆分馆(景区书房),开辟文化空间增加阅读推广、文化演艺、非遗展示、文创产品销售等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政策,进一步完善免费开放信息公开、监督评价、绩效管理等机制,确保“三馆一站”高质量发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积极做好延时、错时开放和流动服务,完善保障机制。提升公共文化机构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能力,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和公众活动安全。

(十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紧盯文化服务场所覆盖情况、文化服务场所环境舒适性、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贴近需求、文化服务场所开放时间、文化服务的数字化程度、文化活动信息发布渠道多样性等六项公共文化领域监测指标,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群众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提升我区在全市、全省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中的位次。


2024年平川区公共文化工作重点任务指标

序号

事项

工作计划和要求

1

督促乡镇(街道)一级落实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主体责任。理顺县区文旅主管部门—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层层监管职能,层层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本县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顺畅运行。

拟组织召开各乡镇街道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推进会(或以发文的形式),安排部署创建新型文化空间、文化驿站,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完善文化站标准化建设等工作任务。

2

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积极推进“文旅+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至少凝练1个在全区乃至全省可以起示范带动作用的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亮点。加大本县区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宣传,至少在国家或省级媒体发布宣传报道1篇。

以电力路街道综合文化站“一老一小”服务为重点,推动各乡镇街道服务区创新发展,各乡镇街道凝练至少一个工作亮点,并加大宣传力度(省级以上媒体报道)

3

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23年版)》,积极协调本县区财政及时足额划拨免费开放地方配套资金,确保本县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公共文化服务开放时间、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流程全部达标。

协调区财政拨付区级配套免开经费。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自查对照服务标准,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开放时间、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流程全部达标。

4

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紧盯文化服务场所覆盖情况、文化服务场所环境舒适性、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贴近需求、文化服务场所开放时间、文化服务的数字化程度、文化活动信息发布渠道多样性等六项公共文化领域监测指标,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宣传推广,提高本县区公共文化服务群众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提升本县区在全省、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中的位次。

 

区级各馆和各乡镇街道针对6项指标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区内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满意度,每月25日前向文体股报送宣传推广工作情况。

5

持续推动区、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完善规范,实现县域内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

发文安排各乡镇街道对辖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进行摸底,对需要提升完善的项目进行统计,全区汇总后上报争取项目资金支持。

6

完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区域内1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三级站以上标准。至少遴选一个向省级推送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典型案例。

以电力路街道综合文化站(特级站)、长征街道综合文化站(一级站)、兴平路街道综合文化站(一级站)为重点向上推选。

7

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平方米)较2023年增加10%以上。

各乡镇街道每月25日前将新建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场地等及时报局文体股汇总上报并制作电子台账。

8

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册)较2023年增加15%以上。

区图书馆负责按进度实施并于每月25日统计上报文体股。

9

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读者数较2023年增加20%以上。

区图书馆负责按进度实施并于每月25日统计上报文体股。

10

每万人民群众业余文艺团队数量较2023年增加10%以上。

区文化馆会同各乡镇街道负责实施并于每月25日统计上报文体股(制作电子台账)

11

区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数字资源更新量(TB)较2023年增加10%以上。

区图书馆、文化馆负责按进度实施并于每月25日统计上报文体股。

12

建设“城市书房”1个。

区图书馆会同相关乡镇街道负责实施(9月前完成,可参考白银区经验)

13

建设“文化驿站”1个。

区图书馆、区文化馆会同相关乡镇街道负责实施(8月前完成)

14

与社会合作共建阅读空间3个。

区图书馆会同相关乡镇街道负责实施(8月前完成)

15

与社会合作共建新型文化空间5个。

相关乡镇街道实施(按进度安排,10月前完成)

16

与社会合建图书馆分馆、服务点10个

区图书馆会同各乡镇街道负责实施(按进度安排11月前完成)

17

与社会合建文化馆分馆、服务点10个

区文化馆会同各乡镇街道负责实施(按进度安排11月前完成)

18

深化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改革,充分运用“陇上飞阅”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新建50个乡镇、村社数字文化服务网点。

区图书馆会同各乡镇街道、有关单位负责实施(按进度安排11月前完成,之前建设未列入的似可计入)

19

组织实施好 2024年中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项目(140万元)。

局党组会对年初实施计划确认后安排实施。

20

组织实施好2024年“大地欢歌”乡村文化建设年活动、“戏曲进乡村”“文化进万家”“四季村晚”及广场舞展演等文化惠民工程。

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区体育中心会同各乡镇街道负责实施(每月25日前向文体股报进度,12月前完成)

21

组织实施好 2024年中央、省级支持地方公共文化建设补助资金项目及其他公共文化服务重点项目。

局党组会对年初实施计划确认后安排实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