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3013912770D/2021-172854 生成日期: 2021-10-11
文       号: 关键字:
所属机构: 平川区政府办 发布机构: 平川区政府办
关于对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7号建议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白银市平川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1-10-11 00:00
浏览次数:

尹永龙、万海、岳永宝、孙红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平川打造黄河古渡丹霞生态廊道景区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建设的重大意义

黄河北上,流经平川35公里,千百年来,这条奔腾不息的母亲河孕育了鹯阴古渡、月河晚照、丝路古城、古汉墓群、北武当山、摩崖石刻、黄河岩画、丹霞石林等自然人文胜迹,星罗棋布,嵌于两岸,汇集了较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平川黄河古渡丹霞生态廊道景区长约20余公里,包括水泉镇野麻村、小黄湾村、大黄湾村、黄沙湾村等的景观区,形成以鹯阴古渡为核心,以野麻丹霞为代表的地质景观、以鹯阴古渡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景观和小黄湾为代表的绿洲生态景观相结合的复合大型风景区。平川黄河古渡丹霞生态廊道景区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形态多元,周边历史文化遗存较多,具有重点着力开发的潜力和优势,对于保护和振兴丝绸之路文化,建设甘肃在“一带一路”上的“文化制高点”,推进甘肃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建设的基础条件

(一)区位优势明显。平川黄河古渡丹霞生态廊道景区位于兰白经济圈、兰西城市群和宁夏中间,距兰州、银川乃至西宁、西安区域中心城市不远。可以弥补甘肃中部缺乏大规模景区的短板,亦可以带动甘肃、宁夏旅游,辐射延伸西北旅游。

(二)交通条件良好。京藏高速在平川区吴家川、新墩辟有出口,省道308线、109线纵横交错,计划2022年开通的兰州至中卫高铁在水泉镇设有站点。黄河在这里划出优美的S型曲线,水流相对缓慢,是良好的渡口所在,适宜发展水运和漂流。可以从吴家川、新墩、响泉、平川等多口进入,设计多向多条丰富的旅游路线。

(三)资源潜质巨大。平川黄河古渡丹霞生态廊道景区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禀赋良好,而且和景泰黄河石林相连,可以开展地质探险、怀古凭吊、休闲娱乐、黄河漂流、绿洲体验、生态观光等多种开发途径。既可以满足各个年龄层次、各个文化层次、多种旅游体验;也可以满足团体游、自驾游等旅游方式。

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一)小黄湾古村落建设项目。小黄湾古村落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3000多万元,已建成黄河水车、黄湾第一景、太极祥云主题雕塑广场、七星广场;建成黄河赋石刻、通天洞、试剑石、鱼跃龙门、攀岩、枣园、花圃、梨园等七大景观;完成古栈道、沿黄景观道路、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发展农家乐经营户6户,购置景区观光电瓶车10辆,休闲自行车30辆;种植有机果蔬采摘区,不断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今年又打通小黄湾至野麻丹霞石林的道路,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黄沙湾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黄沙湾村积极争取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完成硬化道路2.2公里,安装路灯150盏,完成村民饮水改造工程,新建公共厕所4座、到户卫生厕所30座,修建休闲凉亭4座,完成大环境绿化6万多平方米,不断完善各项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先后建设黄沙湾村乡村记忆馆、完成手绘文化墙、景观石刻字、旅游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今年又完成黄沙湾摆渡码头、游船码头、鹯阴古渡口景观工程;修建沿黄道路1.6公里。2020年7月,水泉镇小黄湾村、黄沙湾村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三)野麻黄河丹霞大峡谷景区开发建设项目。今年已完成藏金沟、石门沟、神仙渠景观石摆放,建成野麻村旅游摆渡码头,打通了小黄湾至野麻旅游道路,道路沙化正在进行中。

四、以节会促宣传不断扩大社会影响

今年举办了2021年第五届全民广场舞大赛暨民俗文化旅游节、2021年“赏梨花·游丹霞”健康行活动,开展农副产品展销、特色美食品尝体验、陶瓷制品展销、摄影采风创作展览、“弘扬国粹·共享健康”传统体育健身、“走近文物·触摸历史”文物保护宣传、音乐舞蹈文化艺术展示等活动,活动期间接待区内外各类游客3000多人,实现旅游收入100余万元,带动当地村民200多人从事农家乐经营、农特产品销售等活动,在增加当地村民收入的同时,有效推动了“文旅、农旅、体旅”的融合发展。积极参加白银文旅赴天津推介会,展销陇烨陶瓷和陶研中心系列旅游陶瓷精品。目前,沿黄旅游景点每到周末、节假日游客爆满,旅游综合带动效应明显。

五、存在的问题

各位代表在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市直有关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支持平川黄河古渡丹生态道景区、丝绸之路黄河古渡博物馆、白银野麻黄河丹霞大峡谷景区、小黄湾古村落、陡城至野麻水上黄金旅游航道建设的建议”。我们认真研究,积极进行了对接,目前,市直有关部门主要是结合国家、省上的有关政策,积极衔接县区凝练项目进入国家、省上的项目库,逐年争取相关建设项目和补助资金;资金方面,由于市上财政紧张,各单位都在保证正常运转,无相关资金支持。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努力将平川黄河古渡丹霞生态廊道景区纳入甘肃省十大景区规划,并纳入省市“十四五”的总体规划,以乡村振兴建设为契机,注重招商引资、项目带动,做强点、连成线、打造片,注重功能化,体现差异化,努力形成以核心区为龙头带动,全域整体提升的黄河风情线,助力平川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深挖黄河平川段文旅资源优势。保护好、利用好我区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陶瓷文化等各类资源,对我区各类文化资源、遗产遗址进行深入调查和认定,摸清底数。

(二)加快黄河流域重点项目建设。

1.鹯阴古渡景区建设项目。(1)鹯阴古渡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包括游客服务中心、集散中心、旅游商品销售中心及停车场、广场、旅游厕所等配套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优质、便利、一站式服务。(2)鹯阴古渡口建设项目。建设鹯阴古渡口文化广场及主题雕塑,让这个丝绸之路上的著名渡口得以重现,打造沿黄河丝绸之路古代文明旅游线路。(3)小黄湾古村落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建设黄河水车园、黄河集市、民俗广场、艺术工坊、儿童乐园、农家乐民宿等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努力打造文化浓郁、体验丰富、动静合宜的黄河旅游目的地。(4)黄沙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利用水泉镇黄沙湾村优越的自然环境,建设生态园林村落,打造集民宿、餐饮、游乐、休闲等多元化功能为一体的旅游专业村。(5)沿黄旅游步道建设项目。建设水泉镇大黄湾至黄沙湾,小黄湾至摩崖石刻、小黄湾至野麻村沿河旅游步道。(6)摩崖石刻旅游开发项目。开发建设摩崖石刻观景台、木栈道、廊桥、登山步道、小广场、旅游厕所等旅游配套设施,把黄河沿岸面积最大的石刻景观呈现出来。

2.白银市平川区“陇陶川”陶瓷文化创意园建设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对项目进行规划建设。项目规划面积约500亩,主要包括工业遗址保护及旅游开发利用两个部分。一是工业遗址保护工程。在原有建的基础上对老原料加工房(东、西)、2号隧道窑、滤泥车间等旧厂房进行保护提升,面积约为1.8万㎡。对核心区取暖设施、雨污系统等公共设施加以改造。二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陶瓷文化创意一条街、孵化基地、创意集市;建设陶瓷技术技艺培训中心、购物中心、陶瓷3D打印体验中心、陶都广场、窑址广场、陶瓷创意集市等设施。配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南门)及停车场、游乐场、餐饮楼、旅游厕所等设施,进一步完善景区功能要素,延长景区游览时间和产业链。打造西部陶瓷创意新高地。

3.白银市平川区野麻黄河丹霞大峡谷景区建设项目。建设野麻黄河丹霞大峡谷景区,打造百年地震遗址公园、地震科普基地、徒步探险旅游基地、汽车拉力赛基地和自驾游大本营基地、黄河民宿休闲基地,使当地自然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发展,打造黄河旅游新名片。

4.白银市平川区沿黄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建设沿黄旅游二级公路48.13公里,整合串联起沿线旅游景点,满足沿黄旅游产业快速发展需求。

5.白银市平川区陡城-野麻黄河水上旅游航运建设项目。计划建设陡城、北武当、小黄湾、黄沙湾、元屯沟、野麻旅游客运码头,购置游船,开通陡城-野麻黄河水上旅游航线。

(三)积极开发旅游商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传统工艺美术等深度融合,重点围绕大枣、软儿梨、羊肉、陶瓷等特色产品,研发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平川礼物”、“黄湾礼物”。

(四)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挖掘全区黄河文化、红色文化、陶瓷文化、工矿文化、乡土文化和生态文化等文化资源,将我区特色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开展文艺精品创作,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形成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浓厚氛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