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3013912770D/2021-172854 生成日期: 2021-10-11
文       号: 关键字:
所属机构: 平川区政府办 发布机构: 平川区政府办
关于对区政协八届五次会议 第18号提案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白银市平川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1-10-11 00:00
浏览次数:

高国锋、赵连敬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我区陶瓷文化宣传的建议》的提案的答复如下:

平川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作为西部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为西北甚至全国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贡献。平川区还是中华民族陶瓷制造业的发祥地之一,属马家窑文化范畴。据考古推断,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以前,平川境内就开始烧制陶器,现存较好的平川区宝积镇小川村磁窑的陶瓷生产遗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陶瓷文化宣传奠定了基础。

一、积极保护小川瓷窑遗址

小川瓷窑遗址创烧于宋,历经西夏、元、明清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具有深厚、完整的文化堆积层,是迄今发现不多的有西夏瓷器特征的瓷窑遗址。对研究西夏窑的起源和兴衰,探讨北方地区民窑技术体系等具有重要价值。遗址时代明确,本体真实,保存完好。

小川瓷窑遗址是我区乃至甘肃陶瓷文化不可复制的标本性遗产,是当地民众增强文化自信、认知陶瓷文化的重要实物载体。为提高瓷窑遗址的传承保护和陶瓷文化知名度,平川区文旅局委托相关单位编制了《小川瓷窑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已通过了省文物局的中期评审。目前,已完成省文物局立项批复以及项目环评备案登记,方案省文物局进行了初步评审,根据专家意见已完成方案修改,对初稿设计范围进行了核减,修改完善的方案于8月9日以专家函审的形式正在评审中。

二、建立非遗保护项目

陶瓷烧制技艺作为平川区工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扎根于传统制陶工艺,从选土、制土、配土,炼泥、揉泥、雕塑、手捏、泥板粘接,堆塑等72道工序手法,可塑性强,等到胚胎完成之后,可素烧为陶,也可佩釉一次烧制成瓷。烧制陶低温时,色彩可有黑陶、灰陶、彩陶、红陶。烧制陶高温时,以调制釉料和配合炼制为色彩来源,高温后的陶瓷色彩丰富,极富观赏性。2017年,随着平川陶瓷烧制技艺申报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成功,平川区多举措对该项目进行传承和保护。根据我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陶瓷烧制技艺”传承需要,已完成抢救性记录工作,传承工作、宣传展示和研究工作三方面齐头并进,完成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培训活动、文化馆陶瓷展厅改造提升、制作陶瓷宣传展板等常年免费向公众和传承人开放,开展传承研习活动。

三、重点推进特色陶瓷产品的研发、推介和平川陶瓷品牌的打造宣传

平川区陶研中心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在现有基础上精益求精,重点围绕“黄河红陶”做文章,经过不懈努力,“黄河红陶”艺术形式不断创新、制备流程不断简化、精品率不断提升,已形成一套稳定的“黄河红陶”创研程序,为后续成果推广、产学研合作提供有力技术保障,并且“七一”前后,以“建党百年”为主题,创作一批“黄河红陶”艺术精品为建党100周年献礼。持续推进“平川陶瓷”品牌宣传工作,积极引导区内企业使用该标志,共同提升“平川陶瓷”品牌影响力。在“陇上云瓷、平川云瓷、平川云陶”的概念提出、创作研发、品牌注册等方面联系协调、稳妥推进,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9个品牌商标已成功注册。在红陶茶壶、茶杯、陶片的研发上与党史学习教育、美丽乡村建设、文旅产业打造相结合,选用党史红色题材、廉政文化元素、市内标志景点为雕刻内容,进一步提升了平川艺术陶瓷作品内涵与品质。积极参与小黄湾“赏梨花、游丹霞”健康行活动,展示平川陶瓷文化风采,助力平川旅游经济发展。选送的百余件陶艺作品在“白银市美术馆开馆暨系列开展仪式”精彩亮相,得到了观展人员的一致好评,“平川陶瓷”品牌效应进一步拓展放大。选送廉政主题红陶作品66件到兴平路街道德政社区设立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展出,让参观展示的干部职工在廉政文化熏陶中受到启迪。在联系的窎沟村举办了黄河红陶“建党百年”主题展,让窎沟的干部群众在欣赏作品之余,感悟作品背后的党史故事,为我区陶瓷文化宣传工作尽了一份力。

四、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区将依据《小川瓷窑遗址文物保护规划》中对遗址的展示利用规划,在小川瓷窑遗址保护区划内整体设计陈展体系,设立展示主题,对小川瓷窑遗址历史信息、文物价值以及和陶瓷历史文化相关内容采用原状展示、陈列展示、互动体验展示、考古揭露展示等多种形式,提高全社会对小川瓷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让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更好的融入当代社会生活。同时将小川瓷窑遗址建设成为白银市知名的陶瓷历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升小川瓷窑遗址在白银市文化旅游中的地位。

积极将平川陶瓷烧造技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促进陶瓷小镇、响泉公园高质量建设,培育壮大区内文旅产业,注重在旅游产品开发中融入红色文化、西部文化、黄河文化元素,为来平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陶瓷文旅产品。着力打造平川文化旅游的特色亮点,走出一条“陶瓷+旅游”的特色发展之路。持续推进“陶艺进校园”“陶瓷进社区”“国内文化名人瓷上创作”等活动,引导区内陶瓷企业积极使用“平川陶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我区地理标志成为平川陶瓷产业的巨大无形资产和平川的区域形象名片。

责任人:刘  锋                联系电话:138********

承办人:郭明春                联系电话:183********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