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3013912770D/2024-00008 生成日期: 2024-10-25
文       号: 关键字: 安全,生产,企业,重点,事故
所属机构: 平川区政府办 发布机构:
白银市平川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
信息来源:平川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10-25 15:50
浏览次数:

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安委会各成员单位,有关企事业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批示精神和全区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会议要求,深刻汲取近期事故教训,切实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发生,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站位,汲取教训,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当前,各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各类生产经营建设活动剧增,各类企业进入生产高峰,用火用电用气需求旺盛,加之气候复杂多变,雷雨大风天气多发频发,临近中秋、国庆,群众出行和聚会集会活动增多,交通运输繁忙,人流物流车流密集,诱发各类事故灾害的因素交织叠加,安全风险防范压力持续加大,安全生产形势极其严峻复杂。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和企业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认清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深刻汲取事故教训,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和改进安全防范工作,认真履职尽责、保民平安,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要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上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狠抓安全责任措施落实,坚决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做到“两个维护”。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三管三必须”的原则和要求,切实履行法定职责,一把手要亲自安排部署、紧急行动、靠前指挥,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举一反三常态化隐患排查治理,抓紧对当前安全防范各项工作进行一次再部署、再推进,深入一线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各生产经营单位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立即全面开展自查自改,对关键环节、重点岗位要逐一检查落实安全防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分类标识,建立隐患常态化自查自改工作机制,健全风险清单和隐患清单并及时公布,对查出的隐患要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到位”,完善各类制度,实现闭环管理,确保彻底整改,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二、紧盯重点,立即行动,狠抓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单位要抓紧细化制定举一反三常态化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进一步强化重点行业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加强安全风险评估,摸排查清重大风险隐患点集中力量进行整改,全力化解风险隐患,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持续开展明查暗访,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措施、更硬的手段,加强重点领域和重点单位的监督检查,强化安全责任和措施落实。矿山领域,要组织专业力量对全区的矿山企业逐一排查“过筛子’坚决打击突击生产、私挖盗采、超能力、超强度、超层越界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强化正常生产建设的安全监管。要加强对已关闭矿井、停产整顿矿井和尾矿库、排土场等的巡查监控力度,严防违法违规恢复生产和垮坝、坍塌等事故发生。道路交通领域,要加强客车、公交车、校车、危险品运输车、重型载货汽车、农村面包车等重点车辆监管,加大急弯陡坡、临水临崖、长下坡路段执法,严厉打击“三超一疲劳”和危险品车辆异地挂靠、挂而不管以及非法改装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强降水、大风等恶劣天气天气的监测预警和重点路段管控。危险化学品领域,要重点检查企业落实防雷电、防火、防爆、防泄漏、防静电等安全管理制度措施情况,强化危险化工工艺、重大危险源等关键部位和动火动电等特殊作业环节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坚决杜绝抢工期、赶进度、超负荷生产行为,严防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建筑施工和城镇燃气领域,要重点检查建设工程等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特别是要排查治理起重、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吊笼、脚手架等设施设备安全隐患,落实防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倒塌等措施情况;严厉查处违反法定建设程序和违法分包、转包、挂靠等情况;深入推进燃气安全专项整治,重点检查城市燃气规划、建设、经营、器具生产、销售和燃气使用等情况,适时组织开展安全用气知识进社区、进企业、进居民户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安全用气意识,确保用气燃气行业安全稳定。消防领域,要重点整治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饰装修、违规动火动焊、私拉乱接电线、占用疏散通道、损坏消防设施等问题,督促落实严防严控措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加大对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商场、影院、医院、养老院、学校、幼儿园、群租房等火灾高风险场所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排查治理,严查违章搭建、违规操作、违规住人、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突出问题,严防“小火亡人”。冶金工贸领域,要持续开展工贸企业现场管理安全整治提升行动和外包队伍专项检查,聚焦钢铁8项、铝加工(深井铸造)7项、粉尘涉爆6项、有限空间作业4项等25项检查重点,特别是针对动火、高空、有限空间、吊装、临时用电等危险作业和停工停产、复工复产、设备检维修、项目外包等作业环节,开展精准执法检查,力促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提升,严密杜绝“三违”行为。特种设备方面,要重点排查游乐设施、电梯、压力容器等各类特种设备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整治情况,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体责任落实情况,重大活动、节假日等特殊时段的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定期检查等情况;坚决整治无证或证照不全、擅自从事特种设备生产使用行为,严防特种设备领域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文化旅游方面,要重点排查旅游景区道路和车辆、游乐设施等安全运行情况,以及大型文化演出活动、商业性演出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演出的审批许可、安全监管、应急预案等情况,严防火灾、踩踏等群死群伤事故发生。农业农村方面,要重点抓好畜牧业安全生产和农机安全使用工作,进一步加大涉氨冷库安全管理,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现场作业条件、改进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教育、民政、水利、商务、卫生健康、能源电力、体育、邮政等其他重点行业领域,也要结合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常态化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认真抓好组织实施,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有效防控安全风险,坚决消除安全隐患。

三、抓住关键,加强攻坚,强化外包作业安全管理

今年以来,相关行业领域外包队伍接连发生事故,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单位和企业务必高度重视,认真查找原因,找准问题症结,采取针对性措施,立即在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开展外包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各行业领域所有的外包作业必须依法纳入发包企业统一的安全生产管理范畴,严格作业审批、严格操作规程、严格现场管理,切实将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坚决杜绝外包作业“一包了之”“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等现象。一要督促企业健全完善外包作业单位管理制度,按照“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依法承担对外来人员和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责任,督促其严格执行本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同时,对外包人员要及时开展岗前培训、警示教育、熟悉企业逃生通道等,实现本企业员工和外来人员同步管理。二要严把作业资质,严格审查外来施工队伍及作业人员资质,确保其施工资质、业务能力与企业要求相适应,坚决杜绝违规挂靠资质、非法转包、层层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三要严格作业报备,外来施工队伍在企业进行动火、检维修、技术改造等高危作业时,要严格履行企业内部审批手续,通过管理人员现场审核,规范外包单位作业行为,有效化解外包作业带来的各类安全风险。

四、注重宣传,强化教育,提升全民安全防范意识

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五进”活动。要充分利用广播、板报、宣传手册、主流媒体、门户网站、户外媒体、移动互联网等宣传阵地,加大对公众安全知识的教育力度,广泛宣传用电用气、用火消防、交通出行以及高层建筑、学校、公共场所等安全知识和逃生自救常识,集中曝光典型事故案例,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避险减灾技能。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类实施、全员培训、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企业一线员工、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进一步提升全员安全隐患排查能力、疏散逃生能力、自救互救能力和有效应对初起险情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完善机制,强化值守,做好应急响应处置工作

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制定完善各类事故应急预案、工作手册和保障机制,针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大工程要制定专项应急处置方案,重大活动现场前置救援力量。要健全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形成整体合力。要督促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储备应急物资装备,加强专兼职救援队伍建设,熟练应急处置基本要领和现场救援基本技能,发挥第一现场应急处置作用。要加强应急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带班、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时刻保证通信畅通,随时听从指令安排。消防救援、安全生产等应急救援队伍要强化练兵和备勤,时刻保持应急状态,确保发生险情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应对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影响。

区安委办要成立专项督查组,结合第三季度安全生产工作督查,对乡镇、街道和重点行业领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对行动迟缓、部署不到位、措施不落实、工作不力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和企业进行通报批评、集中曝光,对隐患整治不彻底、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不力导致事故发生的,严肃追责问责。

请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立即将本通知精神传达至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各单位和企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