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20403013912770D/2024-00001 | 生成日期: | 2024-12-02 |
文 号: | 关键字: | 服务,建设,企业,单位,部门 | |
所属机构: | 平川区政府办 | 发布机构: |
白银市平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白银市平川区工程建设项目水气暖联合报装实施方案》的通知 | |
信息来源:平川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12-02 15:22
浏览次数:
|
|
|
|
白银市平川区工程建设项目水气暖联合报装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贯彻落实《平川区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方案》精神,切实提高工程建设项目水气暖报装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构建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体系,持续提升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指向,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进一步优化市政公用服务程序,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广工程建 设项目水气暖联合报装改革。按照“ 能并则并、能简则简、能优则优”的原则,突破建设单位在办理水气暖报装业务中“多头申报”“各自为政”的运行模式,推行联合报装,调整报装时序,优化 报装流程,压缩办理时限,降低报装成本,进一步提高报装接入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快捷度、满意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二、适用范围 本实施方案适用于全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适用于服务主体为本区内的供水、供气、供暖等市政公用服务单位。 三、主要措施 (一)提前介入,靠前辅导。在项目前期策划生成和设计方案审查阶段,由自然资源部门在1个工作日内向市政公用服务单位推送项目信息,各市政公用服务单位在 3 个工作日内主动对接企业报装意向。根据建设单位报装需求,由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综合受理窗口组织市政公用服务单位业务人员上门服务,主动告知项目相关报装接入流程和标准,进行充分沟通、交流意见,在设计阶段解决管道打架、重复开挖隐患。供水单位协助绘制给水平面图;燃气单位先期掌握用气所在地的地理位置、用气设备摆放位置和用气设备技术参数等数据资料,协助绘制平面布局图;热力公司按照供热技术标准,指导做好供热管网设计。 (二)调整时序,缩减时限。打破传统报装模式,将市政报装提前到工程建设许可阶段办理,通过主动对接需求、提前介入辅导等措施,全面压缩水气暖通信外线接入工程涉及的审批时限。实行告知承诺的,即时做出决定;未纳入告知承诺范围的,审批部门在完成联合查验后,1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对道路交通安全、地下管线安全、周边群众生活有重大影响的除外。 (三)一窗申报,联合审批。取消工程建设项目的供水、供气、供暖报装业务单独申请环节,报装申请调整为“企业向 工改综合窗口一表申请,相关办理部门主动对接”的新工作模式。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综合受理窗口开展联合报装业务,实施统一规范管理,自 2023年8月1日起签盖“工程建设项目市政公用联合报装专用章”为建设单位提供“一站式”服务。报装项目涉及的申请文件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等许可事项,实行“一表申请、并联审批、同步办理”服务模式。 (四)联合查验,简化环节。优化各市政公用服务单位报装介入施工流程,简化环节推行水气暖通信联合查验,实现一次到位。在各级相关审批部门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等事项审批时,综合窗口根据企业用户申请,组织市政公用服务单位和相关审批部门进行组团服务,与用户企业约定统一查验时间,进行联合现场查验和监管指导,现场查验完成后,1个工作日内出具联合查验意见。 (五)联合验收,提高效率。将水气暖纳入联合验收范围,由综合受理窗口牵头组织各市政公用服务单位进行联合验收,并根据企业需求提供预约接通服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实行联合上门,主动检测、试压,实现同时接入水气暖。建设单位与相关市政公用服务单位签订市政公用服务协议,施工完成后办理验收接入,出具 相关验收结果文件。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协调。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水气暖联合报装是 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是变“企业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 的具体体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 思想认识,精心组织实施,构建组织有力、联动高效的领导机制。建立沟通联络、联合会商、定期通报等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推进工作落实。工程建设项目水气暖联合报装改革涉 及面广、涉及部门多,创新性强、工作难度大,各有关部门要密切沟通、通力协作。各业务主管部门加强业务指导和统筹协调,各市政公用服务单位要根据改革要求,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三)加强培训宣传。各业务部门、有关企业要加大改革措施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公众号、门户网站和自媒体等媒介工具,将市政公用设施报装接入信息向社会公开,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解读,加强典型案例的宣传报道,提高广大企业对政策的知晓率,做好企业引导,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