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20403013912770D/2024-00002 | 生成日期: | 2024-05-08 |
文 号: | 关键字: | 开展,工作,环境,建设,生态 | |
所属机构: | 平川区政府办 | 发布机构: |
白银市生态环境局环境局平川局2024年工作计划 | |
信息来源:平川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5-08 11:37
浏览次数:
|
|
|
|
一是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坚持打好“治源、减煤、抑尘、禁燃”组合拳,持续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实现空气质量主要污染物考核指标PM10、PM2.5双下降,优良天数上升。进一步加强辖区内火电、陶瓷等重点排污企业环保设施与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管理,规范环保设施与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的运行维护,确保主要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强化工业堆场扬尘治理及监管。对重点施工工地、重点路段要加大整治力度,确保建筑施工工地“六个百分百”落实到位,及时清理道路泥土积尘,严格落实洒水降尘措施,保持路面干净潮湿。加大“冬防”期间巡查力度,对达不到防尘措施要求的道路、建筑工地、堆场,督促整改落实。巩固燃煤锅炉整治成效,对在用燃煤锅炉污染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定期监督检查,督促使用单位在每年运行期间至少开展一次污染物排放监测,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继续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和登记编码,全面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检测和喷码,积极推动不达标工程机械维修治理。加强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督管理,按照省市要求,实行记分管理。严格执行已印发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当预测到区域将出现大范围重污染天气时,统一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启动预案,做好监测和会商,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启动应急响应措施,实施区域应急联动。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对21家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设施加强日常监管,督促企业按时开展油气回收系统监测,确保油气回收设施正常运行。七是继续对省生态环境厅反馈的黑烟车抓拍周报情况,在机动车环检机构通过现场查阅车辆检测过程视频、检验报告进行核实。水污染防治方面,继续开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相关工作;在黄河干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工作范围基础上,在全区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督促责任单位按照平川区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方案要求进行整治。积极争取申请中央环保专项资金,推进白银市平川区虎头咀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白银市平川区黄水沟人工湿地净化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完工投运。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巡查,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问题整治工作。开展河湖长制相关工作。土壤污染防治方面,严控农村面源污染,实施重金属废物、工业固体废物、生产循环等固废处置利用项目建设,有效管控土壤环境污染风险。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全面排查辖区内重点行业遗留地块,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加强疑似污染地块管理。 二是不断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进一步优化执法监管方式,不断提升执法效能。持续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机制建设,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继续加强联合行动,严查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不断强化“两法”衔接,持续开展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坚决依法严厉打击环境污染犯罪,实现环境污染犯罪线索、案件应移尽移。 三是持续强化生态环境安全监管。督促指导辖区内产废企业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要求,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对辖区列入重点监管的产废单位继续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持续开展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整治,规范企业固体废物管理。开展尾矿库污染隐患全面检查。对辖区内的辐射安全进行日常监管,完成辖区内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专项检查工作,并督促各核技术利用单位对检查出的问题完成整改,按时报送整改报告。 四是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及排污许可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工作。积极协助、指导全区各责任单位做好重大建设项目完成环评手续,确保我区各项建设项目无擅自降低环评等级、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及时协助新入驻企业办理排污许可证及排污登记,推动企业“持证排污、按证排污”。同步做好相关企业排污许可证到期的延续、申请及反馈整改工作。 五是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持续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整改销号和历史遗留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清零”整治工作。加快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统筹推进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省级警示教育片披露、全市全面强化生态环境问题排查、全区自查等问题整改,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攻坚,全力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六是大力度推进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加强生态环境法律宣传普及,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稳步推进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和企业环保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建立完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全民行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