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3013912770D/2024-00052 生成日期: 2024-06-03
文       号: 关键字: 村,党员,工作,发展,种植
所属机构: 平川区政府办 发布机构:
2024年魏家地村的简介
信息来源:平川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6-03 16:40
浏览次数:

魏家地村简介

魏家地村位于宝积镇东北10公里处,西临黑水村,东依尖山村,南有魏家地煤矿,北靠阳洼山。现辖2个村民小组,共有户籍人口379户,1334人,常住人口821人,外出务工人数约500余人。全村共有耕地4800亩,其中:水浇地1700亩,旱砂地3100亩。由于境内平均海拔1607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气候适宜多种农作物种植,主要农作物为玉米,胡麻等;经济作物主要西红柿、草莓、辣椒、韭菜等果蔬为主。有建档立卡户脱贫人口48户203人2020年底已全部脱贫,1户监测户4人,低保户19户49特困供养1人。有机井2眼,泉水1眼,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2其中男党员32人,女党员10人。

 

一、主要做法

1、抓班子队伍,夯实党员干部队伍战斗力

始终将党建工作牢牢抓在手中,认真履行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的主责。一是在维护团结上下功夫。针对“两委”干部存在的“各自为阵”的工作局面,积极采取谈心谈话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让“两委”干部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增强了“两委”干部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两委”干部明确分工和职责,一个负责,一个配合,共同完成每项任务。二是在强基固本上下功夫。抓好党员培训工作,建立和完善党员管理制度,发现和培养吸收新鲜血液,严格把好“入口关”,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起到带头作用,在拆违治乱和每年的、秋两季秸秆禁烧工作过程中,党员带头支持,在涉及到一些个人利益时,能主动理解,并积极做好普通群众思想工作,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和教育模式,采取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党员生活驿站微信群,加强与外出党员的联系,了解他们在外的工作情况和思想状况,让流动党员身在外乡也能感觉到党组织的温暖。三是在服务群众上下功夫。强化村干部管理和素质提升,从服务语言、服务细节上抓起,充分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改进了工作方式,提升了工作水平和效率。实行阳光村务,透明公开,干群关系融洽,树立了基层干部良好形象。

2、抓集体经济,用活做优特色产业

一是唤醒沉睡资源,发展经营土地型集体经济。针对农村外流人口多,土地撂荒严重的现象,魏家地村党支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形式,努力寻找突破口,最终决定将撂荒的1000多亩耕地以每年200元/亩的标准流转至村集体统一经营,通过流转土地,不仅使得村民增收,还能解决劳动力,形成了群众增收、集体收益、产业增效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2022年将700亩土地全部用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该模式在保证玉米不减产的同时,多收一茬大豆。由于魏家地村集体经济薄弱,无力支付种子、化肥等费用,魏家地村新上任不到2个月的村支书陈天娥自掏腰包,拿出自身积蓄6万元用于购买种子、化肥等物资。7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长势良好,已经收获完成,2022年魏家地村集体经济净收入达到17万元。二是种植反季节果蔬,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2022年以来,魏家地村多次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共同谋划发展措施,确定以“提质增效,发展特色农业,盘活资源,发展新型农业”的思路,充分整合现有的日光温室资源,盘活新建10座日光温室,依托魏家地村大棚种植优势,抢抓发展新机遇,通过种植反季节蔬菜、草莓、无花果等,带动更多的农户通过种植蔬菜大棚发家致富。三是利用有限资源,持续为百姓幸福加码。魏家地村全村有1300余人,大多数年轻劳力全部在外打工,撂荒土地比较严重,对这一问题,村两委通过联系种植大户,采用流转土地的方式将撂荒土地流转给企业、种植大户和合作社,今年,该村379户3000余亩土地流转到3个合作社,每户平均增收2000余元,解决劳动力300余人。今年魏家地村将全村仅剩的300余亩撂荒地流转到村集体,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650亩,青贮玉米350亩,试种西芹10亩。发展大棚产业10座,种植草莓3棚,西红柿6棚,无花果1棚。

3、抓平安保稳定,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村两委始终把维稳工作放在首位,敢于动硬,冲在第一线,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化解在基层”的工作目标,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认真听取诉求建议,多措并举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实现“未诉先办、接诉必办”,切实掌握群众急难愁盼的真情况,找到为民排忧解难的好点子。村两委主动作为,对矛盾隐患进行排查,第一时间将矛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缓解厂群矛盾。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村内硬化道路没有修建排水渠,雨季洪水在路面上流淌,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二是村内部分到户道路未硬化,造成部分农户雨天出行不便。三是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不多,种植规模小,种植收益提升不明显。

三、下一步打算

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发展后劲增强因地制宜,科学引领培育和发展富民产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加强组织引导,有计划的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抓好村务公开,完善村级管理新机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