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3013912770D/2024-00006 生成日期: 2024-03-18
文       号: 关键字: 安全,生产,企业,镇,应急
所属机构: 平川区政府办 发布机构:
共和镇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方案
信息来源:平川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3-18 09:47
浏览次数:

为切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区关于安全生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夯实我镇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范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按照《平川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年)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强烈意识,进一步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坚持“两个至上”聚焦“两个根本”,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压紧压实各村属地管理责任、各企业主体责任和镇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二)主要目标

通过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镇政府、镇直各单位以及辖区内各生产经营单位对坚守安全红线进一步强化,辨识管控重大安全风险意识更加强烈,并增强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的积极性主动性。2024年底前必须消除2023年及以前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存量,2025年底前有效遏制重大事故隐患增量,2026年底前形成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的常态化机制。

二、主要任务

(一)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行动

1.压实党政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全面贯彻落实《共和镇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切实做到谁分管谁负责,将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责任分工和工作目标纳入全镇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年度工作任务清单。持续推动将安全生产防范知识作为镇、村两级干部培训重要内容,提升安全防范能力。

2.压实镇直各单位及各村委会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充分发挥镇党委、政府对镇直各单位及各村委会考核、督导作用。镇政府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强化监管执法,依法依规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镇应急服务中心在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同时,将安全生产工作作为行业领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并指导、督促属地企事业单位加强日常安全防范。

3.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按照“全链条、全员、全过程安全管理”,推动辖区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管理制度体系、风险防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技术支撑体系,促进辖区企业安全生产由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持续强化“五个一”“十个一次”活动,督促辖区企业落实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

4.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镇应急服务中心每季度要组织一次各非煤矿山企业联合参与安全生产综合检查,每月定期或不定期要对各企业、九小场所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发现问题立查立改,着力帮助解决辖区企业安全生产领域源头性、根本性问题。

(二)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活动

突出重点开展培训。镇应急服务中心要组织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集中参加专题安全教育培训,推动相关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教育培训全覆盖,2024年重点组织非煤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小微企业消防安全责任人参加集中培训,2025年重点组织辖区内各九小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参加集中培训。

(三)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行动

1.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推动从事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的销售经营储存以及矿山、建筑施工、矿产品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深化提升,严格督促各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真正做到持证上岗和从业人员培训合格后上岗。

2.建立健全非煤矿山企业安全培训制度。结合本镇实际情况,2024年底前全面推动完善辖区内非煤矿山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频次、内容、范围、时间等规定要求,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效果督导检查机制,切实强化教育培训动态管理。明确重点行业领域从业人员的安全准入机制以及不符合安全条件要求的退出机制,提升从业人员整体能力水平。

3.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督促辖区各生产经营单位严格执行电气焊作业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生产安全等操作规程。

4.抓好第三方外包公司人员管理。推动非煤矿山企业加强对第三方外包公司的安全生产指导、监督并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严格安全培训和管理,切实提升其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能力。

5.提升逃生避险能力。着力提升从业人员疏散逃生避险意识能力,推动辖区内各企事业单位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疏散逃生演练(高危行业领域每半年至少1次),让各企事业单位全员熟知逃生本单位通道、安全出口及应急处置要求并形成常态化机制。推动各非煤矿山企业建设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配足配齐救援队伍力量和应急救援物资,满足安全风险防范和事故抢险救援需要。

(四)开展辖区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行动

1.深化非煤矿山企业标准化建设与评估。积极推动、引导辖区内各非煤矿山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大力推动各非煤矿山企业成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标杆企业单位,对达标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复产验收优先。对创建不运行、假运行等纸上标准化行为,加大检查频次和处罚力度。2025年底前打造一个安全生产标准化标杆企业单位,在全镇推广其安全管理体系先进经验。

2.突出抓好镇辖小微企业。推动乡辖小微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从业人员素质能力提升,督促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安全管理人员,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应急演练,抓好员工安全教育培训。

3.建立健全非煤矿山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进一步推动非煤矿山企业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引导推动全面辨识安全风险、科学评估风险等级。针对各企业安全风险特点,指导其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管控风险。

(五)开展辖区内全民安全素质提升行动

1.结合“三抓三促”行动强化宣传教育。加强全镇群众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利用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安全宣传咨询日等活动培育全镇群众安全意识,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等五进活动。

2.结合镇内各类宣传显示屏强化宣传教育。利用镇内各类宣传显示屏定期播放安全生产知识,介绍安全生产典型经验做法,强化典型事故教训警醒,曝光存在的突出问题隐患,制作播放安全警示宣传片。

3.开展全镇事故警示教育活动。聚焦近几年各行业领域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组织召开全镇各企事业单位安全事故警示教育专题会、观看事故警示教育片并深刻反思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六)开展风险分级管控行动

1.健全分析研判机制。组织各非煤矿山企业分析研判安全生产风险,绘制安全风险等级“四色图”并动态更新。根据本镇实际分析灾害天气趋势和安全生产苗头性问题,健全重点期间事故风险的部门联合会商和针对性研判。

2.指导各非煤矿山企业建立挂牌警示制度。指导各非煤矿山企业加强重大危险源和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向社会公布重大安全风险及其管控情况。

3.强化风险监测预警。督促镇辖重点企业做好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和升级改造,利用大数据加强对其异常生产行为监测预警。督促企业相关责任人员及时核实、处置、反馈异常情况,对可能发生事故的,提前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七)开展镇辖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行动

1.加大镇辖宣传力度。根据共和镇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经验做法,结合本镇实际情况,持续宣传解读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2.提升排查整治实效。建立健全镇辖各企业单位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要每季度至少带队对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情况开展1次检查。完善矿山行业专家以及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参与排查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突出乡辖各企业单位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着力减少存量、遏制增量。

3.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数据信息机制。2024年底前完善数据库运行管理机制,实现企业自查上报、隐患排查发现、群众举报查实等渠道排查的重大事故隐患全面汇总。镇应急服务中心要及时将重大事故隐患信息通知到相关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实行清单制管理并动态更新整改落实情况,推动照单逐条整改销号,确保重大隐患闭环整改到位。

(八)开展安全生产精准执法和帮扶行动

1.提高检查执法效能。镇综合执法队、镇应急服务中心要运用“四不两直”、明查暗访等方式,加大对现场执法检查力度,完善“双随机”抽查检查工作机制,严防小施工、小作业惹大事,持续提高执法效能。

2.提升安全监管能力。积极参与区监管部门组织的各种执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镇属监管人员执法业务能力水平,切实提升基层安全监管能力。

3.开展打非治违活动。建立由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镇派出所、镇综合执法队、镇应急服务中心、各村委共同参与的打非治违联合机制,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形成打非治违工作合力。严厉打击无证、证照不全或证照过期、超许可范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不按规定动火作业等非法违法行为。

4.开展重点企业指导帮扶。坚持严格执法与指导服务并重,镇应急服务中心要积极组织重点企业负责人开展谈心谈话、安全咨询和整改指导。镇综合执法队要积极组织重点为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分级开展安全执法指导帮扶,镇司法所要积极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法律服务。

(九)开展安全科技支撑和工程治理行动

1.提升风险智能化管控能力。督促镇辖矿山企业2024年底前建设完善安全生产电力监测分析系统,促进乡辖粉尘涉爆企业2025年底前实现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全覆盖,2026年底前全镇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智能化管控能力显著增强,有效提升我镇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

2.淘汰镇辖企业落后产能。落实在用设备报废标准,加大对矿山、尾矿库、工贸、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淘汰更新力度。依法加快推进“小散乱”企业有序关闭。

3.推进九小场所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应用。推进镇辖九小场所安装早期火灾报警和灭火装置。

(十)开展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

1.完善应急指挥机制。建立健全由镇党委、政府领导的应急联动指挥机制,增强日常值班调度、信息报送、应急指挥、综合保障、舆情应对等应急能力。

2.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镇安全生产监管、消防安全、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人员队伍,强化责任落实,做好安全检查、安全宣传、应急救援等工作。落实好镇半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动态管理机制,根据本镇实际工作需要合理确定队伍规模;依托矿山企业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支持引导各村应急力量健康有序发展。

3.强化应急救援演练。完善镇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建立健全镇、村两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强化先进装备配备和重要物资储备。开展矿山企业重点岗位、重点部位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实操性监督检查,强化制度化、全员化、多形式的应急救援演练。

(十一)开展村级基础提升行动

1.加强村级安全监管力量建设。加强各村属地安全监管责任,各村两委干部要担负本村安全生产监管任务,保证队伍稳定性,保障安全监管经费。健全镇级领导、行政村、自然村三级网格化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基层网格作用,推动安全生产治理向基层末梢深入。

2.加强源头管控。严格把控高危行业领域安全准入条件和产业政策,严把建设项目立项、规划、设计环节安全关口,完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结合我镇实际对达不到安全生产准入条件和最低生产经营规模标准的企业,一律不予审批。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镇主要领导要定期组织研究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工作,听取进展情况汇报,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镇应急服务中心要将各生产经营性企业特别是非煤矿山安全作为重点内容,统筹推进,镇应急服务中心要积极会同其它部门定期分析整治过程中突出矛盾问题,研究完善针对性整治措施,确保完成安全生产治本攻坚目标任务。

(二)加强安全投入

镇各生产经营性单位要强化安全生产相关工作投入,合理安排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等相关经费,切实做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各项任务措施的支撑保障。镇应急服务中心要督促企业单位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三)加强监管执法

镇应急服务中心要与镇有关部门联合协作,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重点加强非煤矿山安全风险分级监管办法的宣传和贯彻落实,综合评估确定每座非煤矿山风险等级,在执法检查频次、执法检查内容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监管。对存在安全生产失信行为的企业实施联合惩戒。

(四)严格督促落实

镇应急服务中心要做好日常调度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进度,及时协调解决整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开展不得力的企业,运用通报、约谈、警示、函等有效措施,加强督促检查。紧抓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区域和点位开展督导检查,严格问责问效,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实到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