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20403013912770D/2025-200852 | 生成日期: | 2025-06-27 |
文 号: | 关键字: | ||
所属机构: | 平川区政府办 | 发布机构: |
安全科普 电信诈骗案例宣传 | |
信息来源:平川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6-27 10:01
浏览次数:
|
|
|
|
【警方提示——高考相关诈骗】 十年寒窗磨一剑,今朝出鞘试锋芒!又是一年高考季,激动紧张的除了考生及家长之外,骗子也在蠢蠢欲动,各种考前考后诈骗行为层出不穷,考生和家长要时刻绷紧防范之弦,谨防上当受骗。如何预防高考诈骗套路,平川公安反诈中心盘点了三种常见的高考诈骗套路,希望广大考生和家长能够识骗防骗,见招拆招。高考,既要金榜题名,也要火眼金睛! 一、警惕常见涉考骗局 1、谎称提前查分。骗子通过短信发送带有病毒的虚假查分链接,一旦点击进入,病毒将自动植入手机,获取个人信息及银行卡信息。 2、谎称获取补录名额。骗子谎称可通过花钱“打点”,为考生获取高校的补录名额,直接骗取考生及家长钱财。 3、伪造录取通知书。诈骗分子假冒高校招生人员向考生寄送虚假录取通知书,从而骗取钱财。 4、发放虚假助学贷。诈骗分子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以向高考生发放助学金、减免学费为由实施诈骗。 5、补课退费。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到你多年前参加过某某网上培训班的信息,利用陌生号码给你拨打电话、发送退费短信,诱导你下载涉诈app,利用app的返利功能实施诈骗的一种诈骗手段。 二、警惕“兼职”“引流”违法犯罪 “引流”犯罪:是诈骗团伙利用“高薪招聘”在各种网上平台发布招募信息,让应聘者伪装成各类“客服人员,通过每天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扫码关注等方式,发布诱导性信息,引导受害人加入诈骗分子的微信群、QQ群,最终目的是让受害人与骗子打上交道,让诈骗团伙精准的实施诈骗。 三、警惕“银行卡”、“手机卡”违法犯罪 “两卡”犯罪:是诈骗团伙成员利用各种方式诱骗你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手机卡、银行卡及实名注册的虚拟身份,利用两卡帮助诈骗分子实施网上诈骗。 平川公安反诈中心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树立防范意识,远离电信网络诈骗,也衷心希望莘莘学子放松心情,沉着应对,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