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3013912770D/2025-201086 生成日期: 2025-07-01
文       号: 关键字: 诈骗,张女士,转账,警惕,冒充
所属机构: 平川区政府办 发布机构:
【电诈案件典型案例——冒充身份虚假采购类】
信息来源:平川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7-01 09:55
浏览次数:

【电诈案件典型案例——冒充身份虚假采购类】

        2025年6月24日,平川区某美甲店主张女士报警称,其在美团平台上收到了一条消息,对方自称平川某中学老师,称学校举办舞蹈比赛需要上门美甲服务。简单沟通后,对方称还需购买50份燕窝做伴手礼,希望张女士帮忙购买,会多支付张女士服务费。之后对方推荐给张女士一燕窝卖家微信,议好价后,冒充老师的骗子发给张女士一张转账成功的截图,谎称对公账户转账24小时后到账,要求张女士先行垫付,由于对方的不断催促,未收到转账的张女士便先行垫付了10万余元。24小时后张女士一直未收到转账,意识被骗,遂报案。

【警方提示】

        1、凡是通过电话联系,自称是部队、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后勤人员采购,需要你先行垫付资金的都是诈骗!

        2、此类诈骗受骗群体多为防范意识较差的中小企业、个体经商户。诈骗分子利用被害人急于出货、有利可图的心理实施诈骗。

        3、此类诈骗中犯罪分子要求采购的商品多为市场少见的特定商品,由多人组成,有组织、有策划且分工明确。有人冒充后勤人员负责和受害人联系,有人冒充供货商提供货源,在与不确定或者不认识的人进行生意往来时要格外警惕。

        4、诈骗分子通过爱企查、百度地图、美团等网络途径,获取受害人身份信息、经营信息、联系电话及位置等信息,利用附近学校、医院等众所周知的单位拉进距离,让受害人放松警惕,从而实施诈骗。

        5、遇到类似情况时需要提高警惕,首先要核实其身份真伪,交易中如无法核实对方提供的供货厂商是否正规时,请立即终止交易,谨防上当受骗。

        6、发现诈骗,及时止损。当发现自己被骗时,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保存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相关证据。

        希望广大居民朋友都能认真阅读反诈民警发布的每条宣传信息,并转发至更多群聊,随时提高警惕,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真正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如有任何疑问,大家可随时拨打平川公安24小时反诈专线6625110,我们随时为您答疑解惑,帮助您识骗、防骗。

        平川公安反诈中心(宣)

               2025年7月1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