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20403013912770D/2024-00001 | 生成日期: | 2024-12-10 |
文 号: | 关键字: | 工作,开展,社区,服务,群众 | |
所属机构: | 平川区政府办 | 发布机构: |
红会路街道2024年重点工作谋划 | |
信息来源:平川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12-10 16:13
浏览次数:
|
|
|
|
2024年,红会路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按照“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服务至上,持续改善民生,打造活力红会”的总体工作思路,一手抓党建引领党员示范,一手抓服务基层服务企业,一手抓民生保障改善提升,一手抓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补基础设施滞后和公共服务不足短板弱项,着力服务好矿区、服务企业、服务居民;结合五大发展理念,从繁荣辖区经济、提升发展质量、践行绿色理念、推进基层治理、抓好安全保障五个方面,着力打造“远郊型”街道服务品牌,推动全街道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努力建设美丽、和谐、文明、宜居、活力新红会。 一、握好党建引领“方向盘”,全面激活发展新动能 (一)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一是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着力突出政治功能,扎实推进城市社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进一步规范述职评议、考核考评、督促检查、观摩交流等工作,推动四个社区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增强促进发展的战斗力。二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格执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大力推进“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充分运用学习强国、甘肃党建APP,强化党员日常“充电”,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全面推动“大工委”建设,每季度召开“大工委”“大党委”会议,就辖区物业管理、植树绿化、矛盾纠纷调解、拆违治乱和全域无垃圾整治等工作进行坦诚协商,认真研究、积极落实,构建共驻共建平台,织密社会治理网。四是抓好统筹衔接持续深化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从严从实,保持恒心定力,持续深化拓展,围绕主题主线,在理论学习上突出现实效果,调查研究上坚持实事求是,任务落实上持续加力加劲,检视整改上做到真查实改,“四下基层”上注重衔接贯通,聚焦居民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着力解决推动政策落地、强化基层治理、为民办事服务、建强基层组织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动主题教育进一步走深走实。 (二)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从严治党要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纪委全会精神和重要部署,坚持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党规党纪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巩固主题教育和“三抓三促”行动教育整顿提升成果,防微杜渐,严格执行党规党纪,严肃执纪问责。通过大力宣传廉洁文化、对苗头性问题及早约谈提醒、适时开展集体警示教育、每季度组织班子成员进行廉政汇报、进社区走访群众身边的“微腐败”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毫不松懈地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红会现代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二是严格落实巡察整改工作。根据九届区委第四轮巡察反馈意见进行深刻剖析,围绕落实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制定切实管用的整改措施,分类建立整改台帐,细化整改时间和整改目标。实施“台账式管理”和“销号制落实”制度,强化跟踪督办,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切实把整改工作作为一项借力修正、借力完善、全面提高的行动,自觉达到在整改中增强党性,在整改中用好权力,在整改中挺起纪律,在整改中推进工作。 (三)持续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一是强化理论武装,着力凝聚思想共识。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充分发挥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加强舆论引导,着力汇聚发展合力。围绕我街道重点工作,精心撰写新闻宣传,利用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等一系列平台,扩大我街道社会认知度和公众宣传力,把正面宣传为主贯穿到新闻宣传、社会宣传、网络宣传等各个方面,让主旋律和正能量主导宣传阵地。三是深化文明创建,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持续加强各类道德典型培树工作,深化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巩固红星社区省级文明社区、红光社区市级文明社区成果,持续打造“有事找小芳”志愿服务品牌,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二、念好平安建设“四字诀”,推动和谐稳定保大局 (一) 严密筑牢安全生产之基。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深化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持续强化督查检查和隐患排查,严格整改销账制度;紧盯“三小场所”、道路交通、森林防灭火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隐患治理各项工作,持续跟进自建房建筑安全排查整治,切实巩固安全防治成果。 (二)全力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持续推进应急能力“十个一”、社区防灾减灾救灾“十个有”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强化应急实战化演练,加强防汛抗旱、救灾减灾等工作,做好防汛、重要节点、重大会议期间24小时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提高综合处置效率,提升应急救援和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精准发力推进综合治理。一是持续加强网格化管理,及时更新人员和网格划分,配齐配强工作人员,确实做到“人在网格中,是在网格办”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二是继续推进“平安红会”创建工作。结合“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创新打造“老陈工作室”,聚焦矛盾纠纷多发、易发领域,集中力量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精准消除隐患,加强对信访疑难案件的分析研判,积极化解信访积案。持续在国家安全教育、禁毒、扫黑除恶、电信反诈宣传等工作上下功夫,对辖区刑事解教、安置帮教、吸毒人员、精神障碍患者、邪教等人员加强日常监管,防止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四)强化宣传主动创稳创安。一是推进“八五”普法工作,强化法治宣传,深化法律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基层普法活动,常态化开展“血案教训”“以案释法”等警示教育,提升群众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不断充实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力量,推行联合办案,确保辖区和谐稳定。二是下好主动创稳先手棋。实现“应急维稳”向“常态创稳”转变,常态化开展矛盾排查化解、群众信访工作和网络舆情管控,做好重点人员一人一方案,责任到位管控到位,积案化解到位。要打好因势而动、精准施策的主动仗,实现“静态维稳”向“动态创稳”转变,动态掌握情报信息、动态研判稳定形势、动态调整应对策略。 三、打好基层治理“组合拳”,推动发展成果齐共享 (一)全面落实基本民生保障。一是按照服务“一老一小”的要求,定期开展走访探访。依据“两个七点半”工程,各社区积极开展走访空巢、独居、残疾老人的关心关爱活动,把对弱势群体的优惠政策落实,助力“老有所养、幼有所教”服务再优化。二是加大各种救助力度,全面摸排因病、因疫情影响等各种原因致困的居民群众,据实救助、及时救助,减轻困难群众的生活负担。三是继续开展国有企业困难退休职工慰问工作,引导他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发挥余热,在城市基层治理中作出新的贡献。 (二)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一是以实效为目标,通过服务流程再优化、服务事项再规范、服务平台再加强、服务载体再丰富,实现“一站式”服务和群众企业到街道社区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开展以“我为群众送政策”“我为住户办网件”等为主题的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便民服务活动,收集社情民意,了解群众需求,明确问题导向,开展精细化精准化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二是充分发挥退役军人服务站优势,推动退役军人事务、文化、服务等优质资源下沉网格,以微网格兜起社会治理的大民生,切实推进基层治理精细化,实现共治共享。 (三)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一是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盯住“门前三包”、拆违治乱等工作,切实发挥社区参与城市管理的基础作用,继续对红星巷、南山周边平房、489乡道两侧残垣断壁进行拆除并覆土;加大全域无垃圾投入和整治力度,大力消除“视觉污染”,确保视线之内无垃圾。二是协调红会一矿,继续对南山片区进行绿化,对红光社区新阵地进行植树绿化,增设垃圾分类箱房;协调用水用电用地,配合林草部门在辖区内开展“储备林”工程建设,绿化荒山美化家园。三是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结合全国文明城市、文明社区创建,以打造美丽社区为主题,鼓励居民群众、志愿组织、物业公司等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城市管理,加快构建“大城管、网格化、保长效”的工作格局 (四)加强统筹谋划,持续推进其他工作。一是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加大对扬尘、散煤、露天焚烧、散乱污企业及餐饮油烟的执法力度和治理力度,联合市场监管所等部门开展专项行动,坚决打击破坏环境行为,开展“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国土绿化行动,切实改善辖区生态环境。二是全面压实河长制责任,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和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管理的方式,进一步完善河湖长效管护机制,巩固清漂成效、改善水域生态。三是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深耕业务知识、增强服务理念,在推进社保、计生、民政等工作方面持续发力、稳扎稳打,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四、开展好四项重点活动 (一)一社区一特色活动。红星社区以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目标,坚持“群众需求什么就打造什么”的原则,聚焦“一老一小”两个重点群体,努力打造“党建引领、凝聚力量、共治共建、为民惠民”的“五心”社区。红卫社区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五治融合”,以强化社区党组织政治能力为根本,开展以“党群共建、网格共治、和谐共融、携手共筑”为主题的“和美家园”创建活动。红川社区以“党建引领,敬老爱老,邻里互助,共建和谐”为主题,开展“温馨和谐家园”活动,以辖区内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建立60岁以上老年人档案,根据老年人实际情况和服务需求,制定养老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尤其对高龄、困难、空巢、残疾老人进行重点帮扶,体现社区求实服务,优先保障特殊困难群众的工作理念。红光社区以“红色志愿汇”引领党建创新发展,以“红色”为主线,以“志愿”为宗旨,汇聚力量、汇聚智慧、汇聚爱心,让社区党员与在职党员携手,围绕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着力打造以“红色微光、银发生辉” 为主题的乐享老年友好社区。 (二)深入推进“文明实践”活动。一是深入开展“两创”(文明社区创建、文明家庭创建)“五评”(文明市民、最美家庭、好儿媳、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群众性创建选树活动,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实践活动,推动优秀家训进家庭、进文化室,让优秀家风家训代代相传。二是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组织理论宣讲队,开展“党的理论进万家”活动,组织观看、学习时事热点,为居民传播新思想、新理念,弘扬时代新风。三是全面开展“德润红会”品牌创建活动,以“最美平安志愿者”“最美居民”等评议活动和全民参与“绿色出行”、“洁净家园”、“学习雷锋”、“志愿服务”等文明行动为载体,教育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 (三)法治宣传系列活动。以“八五”普法活动为契机,依托红光社区法治文化广场,常态化开展“法治社区建设”主题宣传月活动,有针对性地将贴近居民群众生活实际的《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录制成音频,按照具体时间依次反复播报,让法律法规走进居民群众心中、融入居民实际生活当中。充分利用社区网格员优势,开展“一月一主题”法律法规视频图文解读,每季度开展1次宣传推广,提升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开展“结对子、帮民困、解民忧、送温暖”活动。一是开展“结对子、帮民困”送关爱活动,重点关注“一老一小、一残一困”,组织党员干部在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节日期间走访空巢老人、困难居民,慰问孤儿、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带着感情实打实地“结对帮扶”,用脚丈量民情,为群众排忧解困。二是开展“解民忧、送温暖”服务活动。依托“两个七点半”,“听声见面”关心关爱孤寡老人,定期入户了解老人需求,跟老人谈心聊天,开展亲情陪伴,关心老人的日常情况。联系社工上门为老人剪发,让老人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关怀,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和归属感。 五、为民兴办实事谋划情况 (一)甘肃长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的长征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系统提升改造项目。投资企业为甘肃长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对井下辅助运输系统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改造井下斜井,扩修运输巷道,购置更新一坡三挡等基础设备设施,该项目计划投资500万元,由企业自筹资金完成项目建设,资金已落实。 (二)口袋公园建设工程。紧抓“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国土绿化行动有利时机,采取成片绿地建设与“见缝插绿”相结合的方式,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拆除红星社区十四栋平房及周边废弃房屋,覆土绿化,见缝插绿,栽种树木花卉,树立文明宣传、民俗人文、文化典故牌,配套简单休息、健身设施,因地制宜打造“口袋公园”,满足居民多样化使用需求,让城市变得更加绿色、宜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