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20403013912770D/2023-00001 | 生成日期: | 2023-04-28 |
文 号: | 关键字: | 灾害,工作,乡,发生,组织 | |
所属机构: | 平川区政府办 | 发布机构: |
关于印发《种田乡山洪防御预案》的通知 | |
信息来源:种田乡
发布时间:2023-04-28 09:05
浏览次数:
|
|
|
|
各村委会,辖区各单位: 现将《种田乡山洪防御预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白银市平川区种田乡人民政府 2023年4月12日 种田乡山洪防御预案 乡党委、政府以“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成立了汛前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对各村的涉水工程、排洪渠及山洪灾害预警设备进行汛前安全大检查,切实做好2023年的防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并制定山洪防御预案,主要内容如下: 一、总则 1、序言 为了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关于制定山洪灾害防御方案的规定,特编制本预案。本预案适用于我乡辖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2、编制原则及依据 ①编制原则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二是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加强和做好对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自救和互救的综合素质。 三是坚持乡、村两级行政首长分级负责制,实行分级管理和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乡、村责任人作用。 四是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②编制依据 本预案的编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 3、预案编制及审批 ①乡防汛指负责编制本乡级预案,各村编制本村防御预案,并报乡防指备案。 ②各村预案由乡人民政府负责审批,乡预案报区防汛办备案。 二、基本情况 1、自然情况 种田乡位于平川区东北南部山区,东与宁夏海原区接壤,南与平川区复兴乡相连,西与靖远区高湾乡毗邻,北与平川区黄峤乡相接,地势西北高、东南地,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气候干燥、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劣,属典型的二阴干旱山区。全乡面积19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19.99亩,其中水田2600亩,旱地70119.99亩。 2、社会情况 现辖6个行政村(种田、小川、五星、北庄、拉排、百丰)、33个村民小组,2127户、7419人。总耕地面积7219.99亩,人均9.6亩。6个行政村全部处于山坡、沙河及河沟地带,历史上多次发生洪涝灾害,冲毁河岸的房屋、作物。 三、历年山洪灾害的类型及损失情况 山洪灾害的成因、特点 1、山洪灾害的类型 我乡山洪灾害主要表现类型为:山体滑坡、泥石流。 2、山洪灾害的特点 山洪灾害一般表现为局部性和插花性的空间特点以及骤发性时间特点。 3、山洪灾害的成因 乡山洪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是人类活动和降雨。泥石流隐患区在汛期连续或大强度降水影响下,易引起山洪暴发,并伴有泥石流,将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危险区和安全区 危险区 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洪水、泥石流等将直接造成该区域内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本乡百丰河、北庄河、拉排河、五星河、种田沟、小川沟等地段及五星淤地坝为危险区。 安全区 安全区是指不受灾害威胁的区域,村社南北两山均为村组为安全区。 五、组织机构人员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本乡成立防汛指挥部,办公地点设应急管理所,相关责任人员如下: 总指挥:张宏杰 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 成 员:王 宁 乡人大主席、种田村包村领导 张耀邦 乡党委副书记、五星村包村领导 杨永婷 乡武装部长、百丰村包村领导 张安东 乡政府副乡长、小川村包村领导 尹淑娟 乡政府副乡长、拉排村包村领导 蔡振国 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主任 白玉泉 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五星村包村领导 张富强 乡公共事务服务中心主任、种田村包村领导 李永金 乡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北庄村包村领导 郝应蛟 乡财政所所长、百丰村包村领导 王世福 种田乡卫生院院长 陈继武 种田乡派出所所长 王学斐 种田乡教管中心主任 黄志平 畜牧兽医站站长 张世军 种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何叡平 五星村党支部书记 周尚良 小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尚丙成 北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王 斌 百丰村党支部书记 李学辉 拉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防汛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乡应急管理所,负责辖区内抗旱、防汛、抢险、救灾总体工作。 (二)防汛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下设八个领导小组。 第一组(综合协调组):负责传达上级有关指示精神,通知各村做好抗旱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事项,及时为指挥部提供有关决策依据,协调各机构的工作关系;及时了解旱情、水情,向指挥部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及时将水旱灾情、救灾办法和指挥部指令等通知各村社、农场及各有关单位;严密监视洪水动向,直到河道洪水位退到警戒水位以下。 组 长:张安东 政府副乡长(电话:13639306655) 副组长:张富强 公共事务服务中心主任 (电话:13884261600) 成 员:王 帅 石顺平 陈春晖 常逢昇 第二组(组织宣传组):负责做好水旱灾害抢险救灾的宣传报道。按照规定进行应急宣传,及时向公众发布水旱灾害等有关信息。破坏性洪灾发生后,利用广播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乡力量,积极参与抗旱防汛救灾工作。宣传水旱灾害救灾工作中典型事迹与模范人物,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救灾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组 长:王 宁 人大主席(电话:18893037779) 副组长:白玉泉 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电话:1383001406) 成 员:杨泽金 王世琳 李 刚 第三组(抢险救灾组):负责洪灾发生后,提出洪水调度方案,组织人员抢修供水、电力、通讯、交通及有关基础设施。尽快恢复水、电供应和通讯、道路畅通。及时组织灾后生产自救,帮助灾区修复水毁工程和除险加固。 组 长:何 禄 纪委书记(电话:13519011180) 副组长:蔡振国 社会治安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电话:13830081999) 成 员: 张桃明 李学龙 张美乐 第四组(秩序维护组):负责做好治安保卫工作,确保抗旱防汛抢险正常秩序;在必要时,根据水旱灾害抢险指挥部的指令对有关地段实行交通管制,协助抢险和强制群众撤离。 组 长:杨永婷 武装部长(电话:15193026650) 副组长:陈继武 种田乡派出所所长(电话:13639306254) 成 员:殷玉强 李雄鲲 王 博 第五组(医疗救护组):负责到灾区抢救伤病员,组织协调医疗器械和药品的采购和调运,指导医疗卫生防疫工作;及时检查灾区饮用水源、食品等安全,加强灾区疫情监测,防止疫情蔓延;做好救灾防病宣传,做到灾后无大疫。 组 长:尹淑娟 副乡长(电话:15193047122) 副组长:王世福 种田乡卫生院院长(电话:17794345668) 成 员:魏鲜芳 尹红红 张秀霞 王馥荔 第六组(转移安置组):负责在抗旱防汛应急期间,设临时疏散避难点,安置点要宽阔、平坦、附近无高层建筑,做好运输车辆路线规划及安置点联系、设备的运输工作,帮助做好受灾人员和财产的转移;组织进行落水或受困人员的抢救转移;及时掌握各地安置灾民动态,指导灾区重建家园,确保受灾群众的日常生活所需,解决衣、食、住等问题;组织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及时了解各村地质灾情情况,组织专家提出处理意见,组织人员安全转移,加强监控,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组 长:张耀邦 党委副书记(电话:18794316564) 副组长:马春玲 党建办主任(电话:18709480938) 成 员:岳海军 张永强 陶淑梅 第七组(物资后勤保障组):负责水旱灾害应急期间,做好水泵水管、雨衣雨靴、手电等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并安排专人管理,熟悉操作流程,灾情发生后,根据实际情况统一调配使用。并及时补充消耗物资,确保发生自然灾害时能拉得出、用的上,发挥有效作用。 组 长:南继荣 党委副书记(电话:18794316564) 成 员:王 斌 赵生玺 杨红霞 第八组(灾情核查组):负责了解、收集、核实本辖区内灾害损失情况,普查房屋、道路、水渠、农田等损毁情况,及时上报乡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安东 政府副乡长(电话:13639306655) 成 员:何叡平 周尚良 王 震 六、水旱灾害抢险救灾措施 1、在发生以下各种情况之一时进入重要防御状态: ⑴辖区内河流已发生五年一遇洪水,或根据预报会发生十年一遇洪水。 ⑵预报辖区内将出现暴雨,即3小时雨量在20.1-35mm、6小时雨量25.0-49.9 mm、12小时雨量30.0-69.9 mm、24小时雨量在50.0-99.9 mm。 ⑶在山地灾害易发区,已经久不下雨,土壤处于干燥、疏松状态,预报将发生大到暴雨。 (4)乡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指挥部要求进入重要防御状态。 2、防御措施: ⑴在接到区水旱灾害防御指挥部部署、通知或获得有关部门预报的洪水或暴雨情况后,乡指挥部立即采用微信和电话等形式通知有关部门责任人和各村及时进入防御状态,落实预警、防御等各项工作。 ⑵可能受淹地段的农作物、如即将收成的,应立即组织群众抢收,尽量减轻灾害损失。 ⑶严密注视水情,加强防范,作好撤离的准备。 (4)对地质灾害易发点加强监测,并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络,做好相关防范工作和撤离准备 (5)督促辖区内企业做好安全检查和防范工作。 (6)对危险的路、桥、沙河等地方派出人员值勤,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3、本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由主要领导和值班领导亲自带班,随时掌握水情、险情、灾情,并及时上报,做好上传下达。 (二)紧急防御状态 1、在发生以下各种情况之一时进入紧急防御状态: ⑴辖区内河流已发生十年一遇洪水,或根据预报会发生超过二十年一遇洪水。 ⑵预报辖区内将出现大暴雨,即3小时雨量超过50 mm、12小时雨量70.0-140.0 mm、24小时雨量在100.0-250.0 mm。 (3)在山地灾害易发区,已经久不下雨,土壤处于干燥、疏松状态,预报将发生暴雨。 (4)乡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指挥部要求进入紧急防御状态。 2、防御措施: 除按重要防御状态部署外,还应做到: ⑴包村干部要立即到所包的村与村水旱灾害抢险救灾小组领导一起,组织人员对本村低洼居住区和易发生地质灾害区的巡查,加强观测,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组织群众撤离。 ⑵加强沙河、危险区域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报告。 ⑶根据山地灾害防治预案和上级指令,组织地质灾害易发点群众撤离。 (4)组织乡机关干部、村两委、抢险应急分队人员、民兵在重点地段巡查,密切监视水情发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对被洪水淹没的路、桥,树立警示标志,严禁行人过往,确保安全。 (5)抢险救灾组队伍就位,准备好抢险救灾物资,随时待命出发。 3、本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由主要领导和值班领导亲自带班,随时掌握水情、险情、灾情,并及时上报,做好上传下达。 (三)特急防御状态 1、在发生以下各种情况之一时进入特急防御状态: ⑴辖区内河流已出现二十年一遇洪水,或根据预报将发生超标准三十年一遇洪水。 ⑵在连续降雨多天的情况下,预报仍将出现大暴雨,即3小时雨量超过50 mm、12小时雨量70.0-140.0 mm、24小时雨量在100.0-250.0 mm; ⑶预报辖区内将出现大暴雨到特大暴雨以上,即12小时雨量在105.0 mm以上、24小时雨量达175.0 mm以上。 (4)在山地灾害易发区,已经久不下雨,土壤处于干燥、疏松状态,预报将发生大暴雨以上量级暴雨。 (5)乡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指挥部要求进入特急防御状态。 2、防御措施: 除按紧急防御状态部署外,还应做到:⑴根据上级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指挥部门指令发布紧急动员通告,动用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抗洪抢险救灾。⑵组织危险区群众按转移撤退方案转移到指定的安全地点,并做好有关安置工作。⑶立即对堤坝、护岸薄弱处进行加固培厚,并严密监视观察,组织落实水库调度命令。(4)组织和指导群众进行抗洪自救活动。 七、水旱灾害的应急反应 水旱灾害发生后,立即启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应急预案,乡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布置应急准备工作,各工作组立即行动起来,确保通讯畅通,集结抢险救灾队伍,随时准备工作,特资管理员检查储备救灾物资和食品,并将紧急情况及时报乡水旱灾害防御指挥部。各村主要负责人在半小时内向乡办公室汇报灾情,之后每隔一小时向乡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办公室汇报灾情,乡办公室每隔一小时向指挥部汇报灾情。破坏性洪灾发生后,各工作组成员迅速到位,按照乡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职责开展救灾工作。迅速向乡政府及乡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指挥部报告灾情。 八、监测通信和预警 1、监测 监测依据为区气象部门预报和上级防指通知。 2、通信:保证固话和手机24小时畅通。 3、预警实施 为了让群众及时躲避灾害,减少损失,在一般情况下采取乡→村→社的秩序进行预警。乡防指与各村负责人用电话联系,一旦发现险情采用广播、电话、鸣锣、口哨等方法相结合,发送预警信息。 九、安全转移方案 1、人员转移 各村、社在接到转移信号后,必须在转移责任人的组织指挥下,迅速按预定路线安全、有序地转移。 2、安置办法 灾害发生后,原则上向附近的高地撤退,具体撤离路线如下: 百丰村:灾害发生时,王斌指挥百丰河沿以南居住群众沿南山撤到百丰小学,北山居住群众撤到百丰村委会。 拉排村:灾害发生时,李学辉指挥沿硬化路撤至拉排村委会,东圈社香房,陈永勤商店。 北庄村:灾害发生时,尚丙成指挥将沿硬化路撤至北庄村委会和北庄村文化广场。 小川村:灾害发生时,周尚良指挥上小川、中小川、下小川沿硬化路撤至小川村委会,牛彦虎负责将墩底社撤至本社庙前大场。 五星村:灾害发生时,何叡平指挥沿硬化路撤至村委会,安湾小学,新庄社文化广场。 种田村:灾害发生时,张世军指挥沿硬化路撤到种田中心小学、种田学校、文化广场。 八、抢险救灾及灾后重建 一旦发生险情时: 一是及时向乡防汛指挥部报告险情; 二是乡防汛办、村组要及时转移群众到安全区; 三是要对被转移的群众发放粮食、衣物、饮水等临时安置工作; 四是要做好灾区防疫工作; 五是组织协调专业人员迅速抢修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 六是多方筹措资金组织群众实施灾后重建。 十、其 他 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因工作不力,责任不落实,出现问题,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相关法规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各村要依据本预案的内容,结合各村实际情况,编制各自适用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