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620403013912770D/2024-00002 生成日期: 2023-12-28
文       号: 关键字: 枸杞,产业,企业,区,发展
所属机构: 平川区政府办 发布机构:
白银市平川区枸杞产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实施方案
信息来源:平川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12-28 08:58
浏览次数:

枸杞药食同源,位列十大陇药,是我区的特色优势产业,是全市构建“四集群+四片带+N”农业特色产业布局重点产业,在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动我区枸杞产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现状

我区独特的光照气候和土壤环境条件适宜枸杞生长,产品以质优、个大、色艳为特征,道地属性明显,区域优势突出,市场认可度高,遍销省内外。主要分布在沿黄灌高效农业区和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区,种植面积6903亩(水泉2234亩、共和1369亩、黄峤1400亩、王家山800亩、宝积1100亩),年产干果900吨。同时,我区枸杞产业存在着品种老化退化严重、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严重不足、品牌质量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尚不健全,生产效益尤其是加工增值效益低等短板弱项。

二、思路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政府“两个牵引”和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产业兴市”部署要求,坚持绿色引领、龙头带动、质量为先、加工牵引,以生产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优质农产品为主攻方向,实施基地建设、龙头扶优、科技赋能、质量提升、品牌创建“五大行动”,建立健全枸杞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全面提升枸杞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到“十四五”末,全区枸杞产业实现品种培优、质量提升、产值倍增、体系健全、绿色发展“五大目标”,将平川打造成绿色优质高效枸杞系列产品加工基地,即建立主要依托企业的产学研用一体的育繁推科技研发服务体系,实现良种化;枸杞产品质量全面达到“三品一标”要求,实现优质化;枸杞面积稳定在0.7万亩以上,干果总产量达到1200吨以上,实现高效化;形成完善的全产业链开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化;达到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枸杞产业技术标准,实现标准化。

三、 重点任务

(一)实施基地建设行动

1.创建科技示范基地。建成集中连片综合技术示范点1个,示范点面积不小于200亩,主要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将示范点打造成成果展示、科技攻关、现场培训、技术交流平台,带动区域枸杞产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

2.改良更新种植基地。针对枸杞品种老化退化的现状,选用丰产新品种进行更新补植补造,替换老化及退化树,促进枸杞产业的转型升级,示范带动枸杞种植户推广优良品种,每年更新改良1500亩。

3.建立核心产业基地。通过品种改良、更新装备、科技应用、基础配套等措施,打造平川区万亩优质枸杞产业种植核心基地和枸杞产品研发加工核心基地。

(二)实施龙头扶优行动

1.培育龙头企业。依托甘肃百杞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施枸杞种植及深加工一体化建设项目,实施“育龙计划”和企业“小升规”行动,鼓励优化兼并重组,培育一批集科研发、种植生产、加工转化、装备制造、物流销售等为一体的创新型企业或企业联合体;引进培育一批重点从事枸杞药品、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等开发加工型企业。

2.拓宽融资渠道。完善中小微企业、合作社贷款担保、贷款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管理办法运行机制,加大全民小额创业贷款等扶持力度,为企业发展解决融资难问题。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借助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拓展产业融资渠道,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3.强化利益联结。扶持资金实力雄厚、营销网络健全的企业,构建“龙头拓市场、市场牵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链经营模式,鼓励企业既抱团发展又细化分工,补齐精深加工短板,引领枸杞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三)实施科技赋能行动

1.注重科技创新。加大与科研院所、食品生产企业联合攻关,开发药食同源功能产品,重点开展枸杞多糖、糖肽、甜菜碱、牛黄酸等药用成分提炼及枸杞汁、枸杞酒、枸杞浆等产品综合开发,延伸枸杞产业链,提升枸杞附加值。

2.集成技术应用。落实围绕“双减”措施(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大力推广抗病品种、生物有机肥及精准施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配套集成技术,降低农药用量30%以上、化肥用量20%以上,技术普及率达到90%以上。

3.强化科技培训。建立由省市区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服务团队1个,围绕枸杞标准化种植、新技术推广等重点内容,每年对区乡两级农技人员、农资经营主体及枸杞种植农户进行系统培训,年培训各类人员2000人次以上。

(四)实施质量提升行动

1.健全病虫防控体系。健全完善区、乡、村三级绿色防控体系,持续推广枸杞病虫害绿色标准化防控技术,加强专业化监测预报队伍建设,实现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 100%。

2.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强化农资市场监管,推行农药经营行政许可制度,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销售应用,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加强行业部门抽检和企业自检,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做好枸杞农药残留检测评价,绿色级合格率达到80%以上。

3.健全质量追溯体系。实施全程溯源和达标合格承诺制度,构建“来源可靠、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程追溯链条。对种植、生产、制干、运储、加工、流通等全过程进行溯源。加强标准指标验证、示范推广、宣传培训,加快生产、加工、物流、营销、服务等全产业链标准化的普及应用,督促农产品生产者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确保枸杞产品优质安全。

(五)实施品牌创建行动

1.打造公用品牌。加强政府监管引导,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打造统一的枸杞区域公用品牌,从产地环境、投入品管控、农药残留、产品加工、储运保鲜、品牌打造、分等分级等关键环节,推行标准化生产规程,全面提升枸杞品质,打造平川枸杞公用品牌。

2.培育企业品牌。引导各经营主体按照白银枸杞全产业链的技术规范,严格推进白银枸杞全产业链各环节标准化生产,推动建立枸杞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培育一批知名企业品牌。    

3.促进品牌营销。挖掘和丰富品牌内涵,培育品牌文化,鼓励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大型网购平台开设网店,加大品牌宣传,增加销量;动员广大枸杞种植户做好“微商”,用好“抖音”“快手”直播带货功能,实现销售增值;鼓励枸杞龙头企业、合作社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活动。

四、支持政策

(一)支持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对集中连片繁育枸杞良种50亩以上,出苗30万株以上,达标验收后,给予达标主体一次性奖补10万元。

(二)支持改良更新种植基地建设。集中连片建设枸杞品种改良更新种植基地200亩以上,达标验收后,给予达标主体每亩奖补100元。

(三)支持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集中连片建成枸杞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展示示范点200亩以上,达标验收后,给予达标主体一次性奖补10万元。

(四)支持加工产业园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创建枸杞加工产业园,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加工产业园,固定资产投资在 1000万元以上,年销售额首次突破1000万元,达标验收后,给予达标主体一次性奖补50万元。

(五)支持枸杞企业做大做强。成立平川区枸杞产业协会,制定枸杞相关产品标准。从事枸杞产业的区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当年新增贷款,贷款全部用于枸杞产业链建设,给予部分贴息奖补,连续补贴3年,但不能与其他专项贷款贴息政策重复享受。

(六)支持枸杞核心技术研发。开展枸杞产业核心技术研发,主要围绕精深产品加工与科研院所合作,力求在枸杞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七)支持枸杞品牌建设。创建枸杞“中国驰名商标”奖补10万元;创建枸杞“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农业部绿色及有机认证农产品”各奖补5万元;创建1个 “甘味”企业商标品牌奖补5万元。枸杞经营主体年销售额首次超过0.2亿元、0.5亿元、1亿元、5亿元,一次性按销售额 5‰进行奖补,最高奖补100万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平川区枸杞产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团队,具体负责协调、指导推进枸杞产业发展。

(二)强化政策支持。农业农村部门研究枸杞产业绿色优质方案每个节点的短板弱项,制定总体实施方案及年度推进计划,充分利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涉农整合资金、土地增减挂资金、地方财政证券资金、土地出让收益等现有财政资金渠道,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对枸杞产业发展发挥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进行补助,对专业乡镇(村)和种植大户给予奖励扶持。金融部门要制定出台融资担保、财政贴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针对枸杞产业发展出台专门金融产品,切实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三)严格督导考核。将枸杞产业发展实绩纳入乡村振兴考核体系,区农业农村局抓好枸杞产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分析调度,定期协调组织召开枸杞产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座谈会,梳理总结产业链发展现状、工作举措及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分析研判,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适时召开现场观摩会,总结推广好的经验作法,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每年召开枸杞产业总结大会,通报枸杞产业重点工作和任务完成情况,表彰奖励任务完成好的乡镇及新型经营主体。

附件:

1. 白银市平川区枸杞产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工作

领导小组

2. 白银市平川区枸杞产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专家

技术团队

附件 1

白银市平川区枸杞产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

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杨    昆    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雷锡锴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成  员:王生明  红军西征纪念馆馆长、区发改局局长 

张  涛  区科技局局长

王世国  区工信局局长

贺更弘  区财政局局长

赵彦山  区水务局局长

冯月莉  区商务局局长

王振华  区乡村振兴局局长

王  元  市自然资源局平川分局局长

        黄治青  区经合局局长

张宏杰   种田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王世学   复兴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王瑕宏   宝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李生鑫   水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南文勋   共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王    宁   王家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刘文欣   黄峤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局,雷锡锴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有变动,由接任者递补,不另行文。

附件2

白银市平川区枸杞产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

专家技术团队

组  长:何  勇  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副组长:周步宁  区农技中心主任

张建昕  原区产业中心主任

成  员:李云祥  区农技中心副主任、推广研究员

卢军帅  区农技中心副主任、推广研究员

赵建华  原区种子站站长、推广研究员

胡福平  区农产品质检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农艺师

付  祥  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农艺师

柯  梅  区农业农村局 农艺师

张玉苹  区农业农村局 农艺师

魏荐郦  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高级农艺师 

魏岚菁  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农艺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