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20403013912770D/2024-00007 | 生成日期: | 2024-03-22 |
文 号: | 平政发〔2024〕42号 | 关键字: | 技术,推广,农业,区,品种 |
所属机构: | 平川区政府办 | 发布机构: |
白银市平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白银市平川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的通知 | ||||||||||||||||||||||||||||||||||||||||||||||||||||||||||||||||||||||||||||||||||||||||||||||||||||||||||||||||||||||||||||||||||||||||||||||||||||||||||||||||||||||||||||||||||||||||||||||||||||||||||||||||||||||||||||||||||||||||||||||||||||||||||||||||||||||||||||||||||||
信息来源:平川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3-22 10:35
浏览次数:
|
||||||||||||||||||||||||||||||||||||||||||||||||||||||||||||||||||||||||||||||||||||||||||||||||||||||||||||||||||||||||||||||||||||||||||||||||||||||||||||||||||||||||||||||||||||||||||||||||||||||||||||||||||||||||||||||||||||||||||||||||||||||||||||||||||||||||||||||||||||
|
||||||||||||||||||||||||||||||||||||||||||||||||||||||||||||||||||||||||||||||||||||||||||||||||||||||||||||||||||||||||||||||||||||||||||||||||||||||||||||||||||||||||||||||||||||||||||||||||||||||||||||||||||||||||||||||||||||||||||||||||||||||||||||||||||||||||||||||||||||
平政发〔2024〕42号 白银市平川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白银市平川区粮油作物大面积 单产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 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区属各企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驻平有关单位: 《白银市平川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白银市平川区人民政府 2024年3月18日 白银市平川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中央、省市委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安排部署,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着力提高粮油作物单产水平,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不断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根据《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主线,以持续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单产水平为目标,以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为动力,集成“种、土、技、机”等生产要素,加强科技创新,强化政策支持,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优化社会化服务,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推进产业化经营,千方百计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均衡增产,实现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 (二)基本原则 突出主要作物。按照产需形势、单产潜力,聚焦我区玉米、小麦、马铃薯、小杂粮、大豆、胡麻等主要粮油作物,深入实施单产提升行动,力争尽快实现突破。 突出技术集成。强化现有优良品种技术组装配套和集成创新,加快典型展示、示范推广应用,全面提高良种良法覆盖率。聚焦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耕地质量、农业节水等技术领域,做好技术储备,加快转化应用,促进单产持续提升。 突出要素集聚。发挥行政推动主导作用,协调各部门支持,科研、院校、推广全程参与,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整合项目、加大投入,抱团用功、集体发力。 突出示范带动。立足资源禀赋和生产基础,统筹兼顾灌溉农业区和旱作农业区,明确不同区域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攻方向,打造示范基地和优势产区,点上突破、面上推进,带动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均衡增产。 突出绿色高效。坚持绿色与增产结合、节本与增效兼顾、产量与品质并重,集成推广优质高产高效、节水节肥节药、立体间套复种等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 突出区域优势。优化粮油产业布局,沿黄高效农业区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区以小麦、玉米、马铃薯、胡麻为主;种复旱作农业区以马铃薯、小杂粮、胡麻为主。 二、行动目标 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有提升、三年见成效、四年稳成果、五年成体系”的工作思路,由点到面、由片到区,全要素集成、分作物实施、整建制推动,到2028年全区粮食作物平均单产较2023年提高23%以上,粮食总产达到6.6万吨以上,粮食平均单产达到275公斤/亩,其中玉米达到318公斤/亩、小麦达到342公斤/亩、马铃薯达到214公斤/亩(折粮产量)、小杂粮达到123公斤/亩,油料平均单产达到121公斤/亩,其中大豆达到210公斤/亩、胡麻达到150公斤/亩。 三、技术路径 突出区域优势,优化作物布局,科学搭配品种,集成技术应用,落实绿色防控,明确重点作物的技术路径。 (一)玉米。着力点是“品种耐密植、单粒精准播、水肥利用好、适期晚机收、抗旱耐高温”。品种上:灌溉农业区适宜推广种植高产、耐密、抗倒、抗病、宜机收品种,推广的品种有先玉1483、先玉1225、京科968、沃玉30、瑞普909等,种植密度6000—6500株/亩;旱作农业区适宜推广种植稳产、抗旱、宜机收品种,推广的品种有均隆1337、金穗192、金穗1915、垦玉10号等,种植密度3500—4000株/亩。技术上:集成推广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水肥一体化、垄膜沟灌、全膜双垄沟播、集雨补水以及抗旱剂、保水剂、加厚地膜、可降解地膜等关键技术。病虫防控上:突出抓好红蜘蛛、棉铃虫、粘虫、大小斑病、锈病等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加强草地贪夜蛾等迁飞性害虫动态监测,落实“一喷多促”全覆盖。 (二)小麦。着力点是“优选茬口、精细整地、培肥地力、精量播种、适时镇压”。品种上:灌溉农业区适宜推广种植高产、抗病、抗倒的春小麦品种,推广的品种有银春10号、陇春28号、陇春30号、宁春11号、宁春55号等;旱作农业区适宜推广种植稳产、抗旱、抗冻的小麦品种,推广的品种有陇春35号、陇春43号、永良14号、银春11号等。技术上:集成推广适时镇压、蓄水保墒、宽幅匀播、前氮后移等技术,在有条件的地方可推广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防控上:突出抓好条锈病、白粉病、地下害虫、蚜虫、粘虫等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做到“一喷三防”全覆盖。 (三)马铃薯。着力点是“脱毒种薯、黑膜垄作、增施有机肥、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品种上:灌溉农业区适宜推广种植高产、早熟、抗病的品种,推广的品种有冀张12号和希森6号等;旱作农业区适宜推广种植稳产、抗病、抗旱的品种,推广的品种有青薯9号、陇薯7号、陇薯10号等。技术上:集成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水肥一体化、增施钾锌肥技术,突出垄上微沟、集雨补水技术,加强适宜丘陵梯田坡地生产的小型马铃薯耕作机械引进配套应用。病虫防控上:突出抓好早疫病、晚疫病、黑痣病等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 (四)小杂粮。着力点是“绿色优质、抢墒播种、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品种上:适宜推广种植稳产、抗旱、适应性强的品种,推广的品种有条藜2号、陇藜4号、稼琪505、云荞1号、定苦荞1号、西农9976、西农9940、陇谷13号、晋谷23号、晋黍8号、陇糜7号、银燕5号、定莜8号、临蚕12号、青蚕25号、银豌6号、定豌2号、中豌6号、会宁扁豆等。技术上:集成推广全膜微垄微沟侧播、一膜两作免耕种植、精量播种、配方施肥等技术。病虫防控上:落实轮作倒茬、生态防控等绿色措施。 (五)大豆。根据本地实际,发展“间套轮作、种子包衣、精量播种、合理密植”。品种上:适宜推广种植中早熟、耐荫耐密、抗倒伏的品种,推广的品种有中黄30、冀豆17号、陇中黄3号、陕豆125、希豆5号、银豆4号、银豆5号等。技术上:集成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结合瓜类套种、麦后复种等种植模式,配套农机农艺技术。病虫防控上:突出抓好红蜘蛛、根腐病、食心虫等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 (六)胡麻。着力点是“产业导向、优化品种、机械精播、科学施肥、适期收获”。品种上:适宜推广种植稳产、抗旱、抗病、优质的品种,推广的品种有陇亚14号、陇亚15号、定亚24号、宁亚22号等。技术上:集成推广精量播种、配方施肥、化肥减量增效等技术。病虫防控上:突出抓好立枯病、枯萎病、蚜虫等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着力在“精”和“特”上下功夫,延长产业链,发展规模化种植,打造“种北粮源”等一批知名品牌,发展壮大胡麻产业。 四、重点任务 按照“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的要求,突出科技支撑、强化要素聚合、落细配套措施,抓好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制配套,高产引领与减损增产并重,加强主体培育,推进产业融合,稳步提高粮食单产,提升粮油综合生产能力。 (一)坚持良种优先,加快品种选育推广。加强现有品种对比筛选,遴选推广一批单产潜力大、高产抗逆强、稳产易种植的品种。落实种业振兴行动,积极推进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育种联合攻关,加快主推品种推广更新换代。积极推进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增强我区玉米制种企业综合实力,提升供种保障能力,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二)坚持良田为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聚焦永久基本农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高效节水灌溉,坚持新建与改造提升相结合,综合采取田块整治、土壤改良、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管护利用等措施,加快健全农田灌溉设施体系,大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改善农机作业条件。推动加强水源保障、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和调度,提高水源调蓄保障能力和利用效率,增强农田防灾减灾能力,提高粮油生产能力。 (三)坚持良法支撑,加强技术集成示范推广。根据我区不同农业区域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加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宽窄行密植、小麦宽幅匀播、马铃薯黑膜覆盖垄上微沟栽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杂粮及粮油作物一膜两年用免耕栽培等主推技术的展示示范。集成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化肥农药减量、玉米膜下滴灌+苗后供氮、小麦前氮后移、马铃薯增施钾肥锌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核心技术。针对重点作物和重点区域,组织专家开展前瞻性技术试验示范,着力破解粮油生产技术瓶颈,为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 (四)坚持良机优配,加快农机装备更新。推广应用激光平地、深松深耕、适宜丘陵梯田、坡地作业的耕地整地机械。推广普及高速精量广适播种机械,发展分品种分区域专用高效低损收割机械。加快推广高效植保机械、绿色烘干设施装备。优化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对高性能、智能化、复式作业机械优机优补,提升高精、高效植保无人机购置补贴占比。加强农机手培训,提高农机手精细操作技能。主要粮油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9.5%。 (五)坚持良制保障,加强耕作制度创新。按照“一区三园”现代农业发展布局,因地制宜发展麦(油)后复种短生育期蔬菜、小杂粮,提高复种指数和光热资源利用率。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推进用地与养地作物合理轮作和倒茬,解决重茬、连作障碍等制约单产提升的耕作制度。因地制宜发展间作套种,稳步扩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规模,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着力提升间套作总产水平。 (六)坚持高产引领,推进绿色高质高效。打造一批“五十亩竞赛田、百亩攻关田、千亩示范方、万亩高产片”,集中开展品种对比筛选、技术集成配套、模式展示示范,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现场观摩、指导服务等活动,变专家产量为农民产量、典型产量为大田产量,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重点围绕玉米、小麦、马铃薯、小杂粮、大豆和胡麻,分区域、分作物和不同种植模式,全区每年创建10个五十亩竞赛田、4个百亩攻关田、3个千亩示范方、力争打造1个玉米万亩高产片,展示最新农业科技成果,推动单产大幅度提升。 (七)坚持减损增产,强化防灾减灾能力。强化与气象、应急部门协作,加强对干旱、冻害、干热风、洪涝等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布农作物防灾减灾预警,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加强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包括小麦条锈病、玉米红蜘蛛、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等的监测预报,适时发布植保信息,指导科学防治,将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八)坚持主体培育,推动社会化服务。开展“百社带万户” 行动,培育壮大粮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土地流转集中连片种植、耕种收全程托管等,稳定粮播面积。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小麦“一喷三防”、秋粮“一喷多促”、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保障粮油生产安全。 (九)坚持产业融合,推进产业化经营。依托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重点培育一批发展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粮油加工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专用原料基地,量质并重,带动农户提高粮油生产标准化、规模化水平。引导粮油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粮油加工专用设备推广运用,切实提升粮油行业加工水平和综合效益。集成推广减损增效、提质减排的加工技术与装备,推动粮油加工环节减损增效。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农业农村、发改、科技、财政、商务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以农业专家为成员的技术服务团队,统筹协调工作开展。各主要作物以责任人为主,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资金投入上动真格、出实招,推进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二)强化政策扶持。健全奖补政策与粮食生产直接挂钩机制,严格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耕地轮作试点补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等各类补助资金,确保发挥作用。农业农村、财政、发改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争取项目资金,形成支持单产提升行动的合力。 (三)强化技术服务。成立粮油作物单产提升技术指导组,实行各作物组长负责制,做好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分片分作物做好技术培训,对症施策落实技术方案,做到专家直接入户、技术直接到人、良法直接到田,提高关键环节技术到位率和覆盖面。要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开展生产全过程指导,切实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强化考核督导。将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内容,加大督促检查和绩效考核力度,建立项目资金与考核结果相挂钩的激励机制,对工作推进有力、单产提升成效显著的乡镇及单位,以及在促单产提升行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五)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各类新媒体,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典型示范等方式,宣传粮食油料单产提升行动的好模式、好经验、好做法,在关键农时季节和重大活动时,邀请主流媒体开展系列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氛围。
附件:1.白银市平川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五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 2.白银市平川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五年行动(2024年—2028年)技术指导组 3.白银市平川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五年行动(2024年—2028年)目标任务表 4.白银市平川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年高产示范点创建分乡镇数量 附件 1
白银市平川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五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芦 慧 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雷锡锴 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成 员:张建炜 区发改局副局长 赵国平 区科技局副局长 何 勇 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张立彬 区商务局副局长 刘 伟 种田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王世学 复兴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王兴威 宝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李生鑫 水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南文勋 共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王 宁 王家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刘文欣 黄峤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局,何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成员如有变动,由接任工作的同志替补,不另行发文。 附件 2
白银市平川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五年 行动(2024年—2028年)技术指导组
组 长:何 勇 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副组长:周步宁 区农技中心主任 闫志敏 区农机中心主任 赵建华 区作物种子站推广研究员 玉米组: 组 长:卢军帅 区农技中心副主任,推广研究员 组 员:李 刚 市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粮食作物(玉米方向)首席专家 柯 琴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王兴富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冯朝成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付 祥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胡旭芳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杨 霞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魏荐郦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张 莉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柯 梅 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 闫小蓉 区农技中心农艺师 罗健科 市农科所高级农艺师 张玉苹 区畜牧中心农经师 乃学瑞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特聘农技员 刘月强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特聘农技员 顾克强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特聘农技员 寇德文 水泉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干部 高 蓉 宝积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干部 张红红 共和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干部 小麦组: 组 长:李云祥 区农技中心推广研究员,粮食作物(小麦方向)首席专家 组 员:魏荐郦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柯 琴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杨 霞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张 莉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刘 谦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高 红 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 魏孔梅 市农科所高级农艺师 俞华林 市农科所高级农艺师 张 婷 区农技中心农艺师 李昌聪 区农技中心农艺师 魏岚菁 区农技中心农艺师 寇德文 水泉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干部 高 蓉 宝积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干部 马铃薯组: 组 长:赵建华 区作物种子站推广研究员 组 员:孙小东 市农科所正高级农艺师 柯 梅 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 高 红 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 蔺 霞 区农技中心农艺师 张玉苹 区畜牧中心农经师 张兴盛 区农业农村局农艺师 刘翠平 区农业农村局农艺师 刘 宏 区农业农村局农经师 胡莹莹 区农业农村局农艺师 张林虎 复兴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干部 张永昌 种田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干部 大豆组: 组 长:卢军帅 区农技中心副主任,推广研究员 组 员:刘卫国 农业农村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 陈光荣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杜世坤 市农科所正高级农艺师,粮食作物(大豆方向)首席专家 王兴富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柯 琴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冯朝成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付 祥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胡旭芳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杨 霞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常逢虎 区农技中心农艺师 闫小蓉 区农技中心农艺师 乃学瑞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特聘农技员 刘月强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特聘农技员 顾克强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特聘农技员 寇德文 水泉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干部 高 蓉 宝积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干部 张红红 共和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干部 小杂粮组: 组 长:胡福平 区农产品质检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农艺师、小杂粮首席专家 组 员:冯朝成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梁 婧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王莉霞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魏荐郦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蔺 霞 区农技中心农艺师 常逢虎 区农技中心农艺师 吕锦荟 区农技中心农艺师 张 婷 区农技中心农艺师 李 欣 区畜牧中心畜牧师 胡莹莹 区农业农村局农艺师 柯 梅 区农业农村局农艺师 刘 宏 区农业农村局农经师 罗健科 市农科所高级农艺师 冯玉磊 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 李 昊 黄峤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农艺师 张永昌 种田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干部 张林虎 复兴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干部 胡麻组: 组 长:白 斌 区农技中心正高级农艺师 组 员:赵宝勰 市农科所正高级农艺师、粮食作物(油料 方向)首席专家 梁 婧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张 莉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武晓英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王莉霞 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吕锦荟 区农技中心农艺师 闫小蓉 区农技中心农艺师 温彩凤 区农技中心农艺师 李昌聪 区农技中心农艺师 张兴盛 区农业农村局农艺师 李 昊 黄峤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农艺师 技术指导组办公室设在区农技中心,王兴富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技术指导组成员如有变动,由接任工作的同志或组内区农业农村局成员按序替补,不另行发文。
附件 3 白银市平川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五年 行动(2024年—2028年)目标任务表
单位: 公斤/亩、%
附件 4 白银市平川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年高产示范点创建分乡镇数量
单位:个
附件下载:白银市平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白银市平川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的通知.pd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