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20403013912770D/2024-00123 | 生成日期: | 2024-02-09 |
文 号: | 关键字: | 粮食,生产,耕地,农业,落实 | |
所属机构: | 平川区政府办 | 发布机构: |
解读《平川区2024年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 | |
信息来源:平川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2-09 16:01
浏览次数:
|
|
|
|
一、制定背景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关于稳定粮食生产的安排部署,切实抓好2024年全区粮食生产工作,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着力提高粮油作物单产水平,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增加总产,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政策依据 根据《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全市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的通知》(市政办发〔2024〕14号)文件要求,制定本方案。 三、目标任务 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前提下,坚持“地技利义”结合,扎实推进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五年行动,深挖粮食生产潜能;坚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持续提升大豆油料产能和自给率。2024年我区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6.23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5.38万吨以上,完成油料种植面积3.6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万亩,大豆种植面积0.81万亩。 四、重点任务 (一)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压实耕地保护责任,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管控约束,坚决守牢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结合遥感监测、国土变更调查和撂荒地摸排整治最新成果,抓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坚持“以补定占”,把各类对耕地的占用纳入统一管理,切实守好耕地这个命根子。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耕地“非粮化”。(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平川分局;配合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以下各项任务均需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不再逐一列出) (二)着力提升耕地质量。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通过扩规模、提质量、强管护等措施,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真正把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严格落实高标准农田“1+3”政策文件,从制度上把牢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关口。紧紧抓住规划引领和资金保障两个关键任务,坚持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并重,按照梯田、高效节水、其他等高标准农田,分类施策、分类建设,全力保障建设资金,补短板、兴水利、促连片。巩固撂荒地整治成果,持续抓好撂荒地排查整治,把具备条件的撂荒地优先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整治,不断夯实耕地质量基础。(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平川分局) (三)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快推进节水工程建设进度,加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力度,统筹推进灌区骨干工程与高标准农田灌排体系建设。建设一批田间灌溉调蓄水工程,打造现代化农业节水灌区,重点解决“卡脖子”问题。优化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发展抗旱节水作物品种,推广应用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等节水技术,新增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1万亩。继续抓好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推广任务落实落地,扩大加厚地膜应用面积。不断强化用水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粮食丰产丰收提供坚实的基础。(牵头单位:区水务局、区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平川分局) (四)扎实推动种业振兴行动。紧盯种业振兴“五年见成效”总体安排,深入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紧盯市场需求,强化适应性品种选育,遴选推广一批单产潜力大、高产抗逆强、稳产易种植的品种。加快我区玉米制种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玉米制种和其他农作物良种生产面积稳定在1.1万亩以上。强化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加强制种基地和种子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侵犯品种权、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持续优化种业市场环境。(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管局) (五)积极开展粮食作物单产提升行动。持续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抓点示范行动和单产提升行动,加强技术集成示范推广,推广应用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宽窄行密植、小麦宽幅匀播、马铃薯黑膜覆盖垄上微沟栽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杂粮及粮油作物一膜两年用免耕栽培等主推技术。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化肥农药减量化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绿色化生产水平。持续开展耕地轮作试点,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努力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发展麦(瓜)后复种短生育期蔬菜、杂粮,提高复种指数和光热资源利用率,增加种植收益。(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区科技局) (六)不断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开展现代农机装备集成示范,依托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项目,加快适用机具推广、适合丘陵山区的小型机械推广应用、山区玉米和马铃薯机种机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小杂粮和菊芋种收获等薄弱环节机械化。加快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落实进度,对高性能、智能化、复式作业机械优机优补,提升高精高效农机购置补贴占比。优化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对高性能、智能化、复式作业机械优机优补,提升高精高效农机购置补贴占比。加强农机手培训指导,提高机手精细操作技能。主要粮油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充分发挥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大力扶持培育以农业机械为载体,以“耕、种、管、收、烘”为服务内容的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益。(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工信局) (七)切实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加强农业灾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建立健全农业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预案,加强基层防灾减灾体系队伍建设,指导农民因时、因地落实防灾减灾措施。织牢农业保险“安全网”,加大农业保险、信贷等政策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提高粮食作物保险承保面积,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同时,加强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工作,压实属地责任,推动小麦“一喷三防”、秋粮“一喷多促”等技术措施常态化,力争将重大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应急局、区水务局、区气象局;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金融办) (八)壮大粮食产业经济。大力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大力引进培育粮食加工、仓储、物流等规模企业,延长粮食经济产业链。大力培育和扶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土地流转集中连片种植,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水平。鼓励和支持各乡镇积极探索“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订单种植销售的产销对接模式和耕种收托管的社会化服务模式。深入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减少生产、流通、加工、存储、消费环节粮食损耗浪费。(牵头单位:区发改局、区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区工信局、区财政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耕地保护、粮食生产、撂荒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行动等工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的重要指标,各部门、乡镇务必要高度重视,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属地责任,以坚决的态度、严实的作风,分作物、分区域、分农时持续推进粮食生产,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切实把责任落实到人,把面积落实到田。 (二)加大扶持力度。要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扶持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强化对各类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支持保障,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积极引导形成多方投入格局,切实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政府抓粮的积极性。鼓励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有序流转土地,优先发展粮食生产。 (三)加强宣传引导。要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和国家以及省市区出台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增强政策的指向性。围绕粮食生产、收购、储备、加工、流通等全环节,做好典型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切实提升全民粮食安全意识和节粮减损意识,推动爱粮、节粮、减损和健康消费成为社会新风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