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
来源:政府办 | 作者:admin | 日期:2025-01-17 11:17 | 阅读:
至2024年底,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8家,其中:包括政策性银行1家(农业发展银行)、国有大型银行4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地方银行1家(甘肃银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1家(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1家(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保险业金融机构17家,其中:财险11家、寿险6家;证券业金融机构1家(华龙证券);地方金融组织6家,其中:小贷公司3家、典当行3家。
2024年全区金融保持了整体较好运行,本外币各项存款、贷款较年初均有所上升。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24.48亿元,较年初增长4.03%,增加8.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3%,增加8.6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132.72亿元,较年初增长4.96%,增加6.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6%,增加6.27亿元;全区存贷比59.13%。
坚持把金融作为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用好用活金融监管部门出台的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确保各项存量政策有效落地,充分发挥“金融活水”作用。
(一)精准施策,助企纾困解难题。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行动,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深入走访对接企业,针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实际需求,灵活运用贷款展期、无还本续贷、期限延长等手段,实施“一企一策”帮扶策略,做到应贷尽贷、应延尽延、应减尽减,全力保障企业资金链稳定。至12月末,已成功办理138笔企业贷款延期业务,涉及金额8.2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融资压力。
(二)普惠金融,精准滴灌添活力。2024年我区组织召开政银企融资对接会2次,8家银行与27家企业签订10.52亿元融资意向协议。通过搭建政银企交流平台、充分发挥沟通桥梁作用,为政银企合作共赢创造良好环境,金融机构以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主动跟进帮助企业解决融资方面的咨询和金融服务,精准高效为企解忧,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至12月末,共投放中小微企业贷款1409笔、贷款余额66.84亿元,以优质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三)利率下行,降低成本增效益。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跟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引导作用,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督促金融资源向民营小微企业倾斜。全区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均呈下降态势,新发放贷款利率创历史新低,切实减轻企业融资负担。
(四)资本赋能,拓宽渠道促发展。进一步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引导和鼓励更多企业到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推荐有意向的公司参加省市上市融资培训班。鼓励上市后备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内控体系,增强企业上市经营独立性,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做好上市筹备工作。至目前,我区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进入上市辅导期,中信建投证券辅导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体系,提高企业财务规范性水平,增强上市主体独立性。
(五)聚焦项目,强化保障助建设。引导各银行跟踪对接服务重点项目,全力为平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保障。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与区发改、交通、住建等部门积极走访对接,梳理建立棚改、水利、易地搬迁、土地整治和储备林等方面的项目清单。各银行积极与上级金融机构衔接沟通,为双方融资合作牵线搭桥,帮助完善项目融资手续,确保融资尽快落地。至12月末,农发行向润川绿色生态建设公司投放贷款3183万元,向平川区潮鹏给排水管理有限公司投放贷款17317万元,向广宇公司投放贷款14635万元,有力支持了经济林建设、供水改造、污水处理及暖气管道升级等项目,为区域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六) 清单管理,精准服务全覆盖。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全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要求,对全区有贷款需求的市场主体进行全面摸排、建立金融政策支持清单及工作台账,并逐一对应落实金融支持政策,做到户知户晓、应享尽享。持续推动金融机构建立健全金融服务市场主体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适当简化评审评议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