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区兴平路街道:创新“135工作法” 激发文明实践新活力
来源:平川区人民政府 | 作者:平川区融媒体中心 | 日期:2023-11-22 08:09 | 阅读:
平川区兴平路街道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大力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打造多元服务阵地,逐步搭建起 “1+10+N”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框架,有效推动文明实践点位随处可见,文明实践之花处处盛开,文明实践“矩阵”效应不断形成。
兴平路街道按照“五个有”“三个经常”建设标准,全面整合综合文化站、综治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资源,高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形成“一个场所,多个主题、多种使用”模式,为居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文明实践阵地”。
平川区兴平路街道兴平社区居民张俊玲说:“街道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活动场所,我们在这里唱歌、跳舞,结交好友,学习到了不少的知识,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
街道依托网格化管理,精准了解群众需求,对辖区困难家庭做到实时动态跟踪,使生活困难的居民及时享受到政府的救助,进一步推动辖区社会救助工作定位准确、落到实处,做到精准帮扶,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更有情怀,更有温度。
平川区兴平路街道颐景社区居民刘小荣说:“社区了解到我的情况后,给了我最大的帮助,帮我申请低保、大病救助等,节假日也会上门来看我,了解我的恢复情况,物业上也时常在生活上帮助我,帮我买药,拎东西什么的,帮我恢复锻炼。”
文明习惯的养成,是从使用文明用语、践行文明行为等细微之处开始累积的。街道在常态化开展“三清一维护”活动的同时,利用辖区资源,以人民广场、书画室、图书室、道德讲堂等活动场所为依托,广泛开展文明宣讲、文体活动,用实际行动引领居民群众践行文明新生活。
平川区兴平路街道广场社区党委副书记岳生莉说:“我们社区经常给居民开展‘弘扬雷锋精神 ’‘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宣讲,组织文明劝导,人人爱护卫生,孝老爱亲等文明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引导居民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断提升居民群众文明素质。”
街道将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提档升级,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不断推动文明新风建设取得实效。
平川区兴平路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魏家嵬说:“街道目前已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达到服务群众的全覆盖,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兴平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将紧紧围绕一个个理论阵地、一次次暖心服务、一桩桩惠民实事,聚焦百姓所需,以为人民服务的民本底色不断赋能魅力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