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提质年·七十八】平川区共和镇兄弟村:乡村处处景色新 团结奋斗一家亲

来源:平川融媒 | 作者: | 日期:2022-10-08 07:59 | 阅读:

今年以来,平川区共和镇兄弟村将红色小镇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全省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工作结合起来,突出红色文化,传承民族团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记住乡愁、唤醒革命记忆、弘扬红色文化、提升群众幸福感的美丽乡村。

金秋九月,走进共和镇兄弟村,沿着新修的村组道路一路向前,两旁村民的院落相互交织、错落有致,一面面独具特色的文化墙极具韵味,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乡风淳朴的美丽乡村恬静而和谐。

在村委会前的小广场上,三三两两的象棋爱好者在凉亭里博弈,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谈起村里今年的变化,村民周伟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平川区共和镇兄弟村村民周伟说:“今年我们村上建了很多既实用又好看的地方,比如这个凉亭,我们吃完饭来这下棋、聊天。村上办了很多的好事情,这就是其中的一个。”

兄弟村原名“上三村”,后更名为“兄弟村”,象征着各民族团结犹如手足兄弟。多年来,全体村民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一家亲深深扎根在每个群众的心里。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今年,兄弟村结合村里种养殖业实际情况,通过土地流转种植青贮玉米,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平川区共和镇兄弟村村委会主任陶喜祥说:“今年兄弟村将农户手里利用率不高的500亩土地进行连片流转,对渠道、田间道路进行统一整治,进行青贮玉米及其他饲料种植。增加了土地收益,引导广大农户进行特色种植,从而增加了农户的收入,也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

在兄弟村,美丽乡村建设使得一项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落地,切实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

平川区共和镇兄弟村党支部书记张小红说:“今年以来,我村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结合红色小镇建设,完成村主干道硬化4.3公里;完成沿街外立面美化改造、墙面彩绘,突出宣传红色小镇、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内容,提升文化广场,建休闲文化长廊六处,完成3.6公里渠道衬砌,维修机井3眼更新机井设备2套,新增路灯10台。发放垃圾桶100个,设立交通标识牌和垃圾标示牌5处。”

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共和镇兄弟村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多措并举,着力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切实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平川要闻

【攻坚提质年·七十八】平川区共和镇兄弟村:乡村处处景色新 团结奋斗一家亲

来源:平川融媒 | 作者: | 日期:2022-10-08 07:59 | 阅读:

今年以来,平川区共和镇兄弟村将红色小镇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全省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工作结合起来,突出红色文化,传承民族团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记住乡愁、唤醒革命记忆、弘扬红色文化、提升群众幸福感的美丽乡村。

金秋九月,走进共和镇兄弟村,沿着新修的村组道路一路向前,两旁村民的院落相互交织、错落有致,一面面独具特色的文化墙极具韵味,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乡风淳朴的美丽乡村恬静而和谐。

在村委会前的小广场上,三三两两的象棋爱好者在凉亭里博弈,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谈起村里今年的变化,村民周伟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平川区共和镇兄弟村村民周伟说:“今年我们村上建了很多既实用又好看的地方,比如这个凉亭,我们吃完饭来这下棋、聊天。村上办了很多的好事情,这就是其中的一个。”

兄弟村原名“上三村”,后更名为“兄弟村”,象征着各民族团结犹如手足兄弟。多年来,全体村民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一家亲深深扎根在每个群众的心里。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今年,兄弟村结合村里种养殖业实际情况,通过土地流转种植青贮玉米,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平川区共和镇兄弟村村委会主任陶喜祥说:“今年兄弟村将农户手里利用率不高的500亩土地进行连片流转,对渠道、田间道路进行统一整治,进行青贮玉米及其他饲料种植。增加了土地收益,引导广大农户进行特色种植,从而增加了农户的收入,也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

在兄弟村,美丽乡村建设使得一项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落地,切实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

平川区共和镇兄弟村党支部书记张小红说:“今年以来,我村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结合红色小镇建设,完成村主干道硬化4.3公里;完成沿街外立面美化改造、墙面彩绘,突出宣传红色小镇、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内容,提升文化广场,建休闲文化长廊六处,完成3.6公里渠道衬砌,维修机井3眼更新机井设备2套,新增路灯10台。发放垃圾桶100个,设立交通标识牌和垃圾标示牌5处。”

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共和镇兄弟村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多措并举,着力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切实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