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平川区引起热烈反响
来源:平川区人民政府 | 作者:平川区融媒体中心 | 日期:2024-09-14 08:22 | 阅读:
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平川区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齐心协力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为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要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全力保障黄河安澜。平川区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和林长制,常态化推进巡河和护林工作,实施黄水沟人工湿地净化和杨梢沙沟、黑水沙河、响泉沙河等一批重点水利治理项目,综合治理河道39公里。
平川区河道管理站站长刘继远:“作为基层水利单位,我们将严格遵照此次会议精神,牢记总书记提出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嘱托,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优先的发展理念,准确把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全面推进河湖长制,抢抓机遇,全力做好区内黄河流域陡城灌区节水改造、丝路寒旱高效农业水源工程、智慧河湖建设等项目,不断推动全区水利工作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强调,要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强化“三北”工程联防联治,提升整体效果。平川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保护与治理双向发力,植绿与转化同频共振,闯出一条既有“含绿量”又有“含金量”的发展新路径。聚力打好“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构建“一核两屏两廊两道多点”绿色生态体系,坚持用好“国家储备林+N”模式和“拆、整、填、平、造”工作法,不断擦亮生态平川底色。
平川区林草局副局长黄兴多:“区委、区政府咬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久久为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谋划实施三北六期、生态修复、荒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全力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累计完成国土绿化面积34.9万亩,其中造林30.7万亩,种草4.2万亩。下一步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进一步增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持续发力,为实现‘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平川区抓住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南干渠正式供水有利契机,加快末级渠系和农田“水网”建设,成功把黄河水引入西格拉滩,实施现代丝路寒旱高效农业水源工程,建设总容量500万方的蓄水池3座。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15万亩,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23.58万亩,夏粮产量达到1.32万吨。深入实施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建成国家文冠果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
平川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何勇:“我们将大力发展适合平川实际的特色产业,招引一批‘链主型’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落户平川,促进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把主攻方向放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上,走‘专精特优’的发展路子,打造文冠果、马铃薯、花卉、菊芋、黑毛驴‘育、繁、种、储、加、销’全产业链,树起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标杆。”
习近平强调,要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平川区围绕落实“双碳”战略,落实能耗“双控”目标,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依托全省首家林业碳汇发展中心,加快生态碳汇价值转换,“一中心、一平台、三体系、四系统、N场景”的白银市平川区林草碳汇智慧管理交易平台架构初步形成,不断增添发展动能。
平川区林业碳汇发展中心副主任郭宏珍:“为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平川区林草碳汇智慧管理平台已初步建成。平台通过智慧林业管理、生态价值评估、碳汇价值实现等体系,对平川林草资源实现数智化、精细化管理。我们将利用好平台,加快推进林草碳汇开发,争取早日实现首笔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