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区电力路街道:多维“凉亭矩阵”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来源:平川区人民政府 | 作者:平川区融媒体中心 | 日期:2025-10-31 07:58 | 阅读:
在平川区电力路街道靖电社区嘉馨花苑小区,一座占地100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正成为居民日常往来、交流学习的“精神家园”。这里由区委、区政府牵头,联合驻地国企与红色物业共同打造,集党性教育、廉政文化、民族团结与基层自治于一体,通过“红心亭”“清风亭”“睦邻亭”“同心亭”四大功能空间,让文明新风在寻常街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步入实践点,首入眼帘的朱红色“红心亭”上党徽熠熠生辉。一层的“新生・启航”展区,将平川革命星火与国企创业史诗融入乡土记忆,生动呈现地方发展与国家命运的交织脉络;二层“丰碑・传承”展区,46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阵柱整齐排列,“百年征程长廊”以时间轴方式清晰勾勒从中共一大到党的二十大的奋斗足迹,成为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的实景课堂。  平川区电力路街道党建办主任杨永婷:“我们打造红心亭,主要是想通过展示平川本地革命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让党员干部在红色实景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根基,扛起时代重任,践行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行至荷塘边的“清风亭”,莲香与“廉语”相映成趣。入口处“清廉石”镌刻古今廉洁事迹,八块立牌上廉政诗词与《爱莲说》碑文呼应成景。 平川区电力路街道干部王娟萍:“参观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清廉不仅是为政的准则,更是我们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在提醒我们,要像莲花一样洁身自好, 将‘克己奉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更好地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 小拱桥畔的“睦邻亭”里,居民与街道工作人员围坐议事已成常态。廊内“仁义礼智信”朱柱旁,“好邻居郑彤”等身边榜样事迹与“装修噪音多包容”等朴实睦邻公约相映成趣,传递着邻里和睦的社区温度。  平川区电力路街道靖电社区居民李燕:“以前有事情和矛盾找社区,现在凉亭建成以后,我们到凉亭,社区工作人员和我们面对面地就解决了,很方便。” 民族彩绘墙尽头的“同心亭”以“石榴红”为主色调,56个民族风情画卷绚丽绽放。亭柱上“五个认同”“六个相互”标语鲜明突出,成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温馨平台。 自启用以来,这座融合四大主题空间的实践点,已成为开展主题党日、邻里议事、民族联谊等活动的重要平台。从党性淬炼到廉洁熏陶,从邻里互助到民族团结,“红心亭”“清风亭”“睦邻亭”“同心亭”以沉浸式场景化体验,让党的创新理论、廉政文化教育、基层治理、民族团结统一融入群众日常。 平川区电力路街道人大工委主任何庆玲:“平川区电力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暨党性教育实践点,以‘讲好党的故事,奏响时代强音’为主题,通过建设红心亭、清风亭、睦邻亭和同心亭,让党的创新理论、廉政文化教育、基层自我治理、民族团结统一真正实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以及服务群众的目标。” 这座“精神家园”正以多元功能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融入百姓日常。